机器学习引领SLC25A45新发现:线粒体甲基化氨基酸转运与肉碱合成的关键纽带

时间:2025年10月12日
来源:Cell Metabolism

编辑推荐:

来自Khan等研究人员应用机器学习平台预测并优先筛选溶质载体(SLCs)的生理底物,聚焦于线粒体转运机制研究。研究鉴定出SLC25A45是介导甲基化氨基酸(如ADMA、TML)线粒体摄取及肉碱合成的关键转运蛋白,其缺失通过限制肉碱可用性削弱禁食应答的β-氧化过程,为代谢性疾病干预提供新靶点。

广告
   X   

科学家们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展开了一项前沿探索,旨在破解溶质载体(SLCs)家族的“底物之谜”——这些膜转运蛋白负责调控细胞与机体代谢,但约20%成员的生理功能仍不明确。通过构建基因-代谢物关联预测模型,研究团队成功锁定三个关键靶点:UNC93A被揭示为血浆膜上的乙酰葡糖胺转运体,SLC45A4则专司多胺运输,而最引人注目的发现聚焦于线粒体转运蛋白SLC25A45。
机制研究表明,SLC25A45如同线粒体的“专属闸门”,特异性介导甲基化碱性氨基酸(包括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Nε-三甲基赖氨酸TML)的线粒体内膜转运。其中TML作为肉碱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其线粒体导入效率直接决定肉碱产量。当敲除Slc25a45基因后,小鼠模型表现出肉碱合成障碍,并在禁食状态下无法有效上调含肉碱代谢物水平,导致脂肪酸β-氧化供能途径受损,从而揭开了蛋白质分解代谢与能量稳态调控的新关联。
这项研究不仅为UNC93A、SLC45A4和SLC25A45三大转运蛋白成功“脱孤”(deorphanization),更建立了机器学习驱动膜转运蛋白功能解析的新范式,为代谢疾病治疗策略开发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