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细胞高速公路:非脂化LC3与PCNT驱动甲型流感病毒脱壳的新机制

时间:2025年10月12日
来源:Autophagy

编辑推荐:

本研究为解决甲型流感病毒(IAV)如何利用宿主细胞机制完成脱壳的关键问题,来自未知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非脂化LC3s与PCNT蛋白在病毒入侵中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LC3s与PCNT形成动力蛋白接头复合物,在晚期内吞体(LEs)促进IAV脱壳,这一过程不依赖于LC3s的Atg8ylation修饰或自噬核心机制。该发现揭示了病毒劫持中心体组装组件的新策略,重新定义了LC3s的多功能适配器角色。

广告
   X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MAP1LC3/LC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蛋白的所有细胞和生物体功能,包括巨自噬/自噬,都必须依赖其脂化形式(也称为Atg8ylation)才能完成。它们主要通过两个泛素样缀合系统的作用,锚定在膜上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然而,我们近期的研究揭示了非脂化LC3s在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过程中的全新角色。研究发现,LC3s与中心体支架蛋白PCNT(pericentrin)共同形成了一个动力蛋白接头复合物,该复合物在晚期内吞体(LEs)处促进了IAV病毒的脱壳过程。研究还表明,劫持LC3s-PCNT复合物是病毒利用HDAC6 hijacking聚集小体加工机制(APM)之外的另一种替代策略,这使得IAV能够利用动力蛋白依赖性马达产生的力量,在宿主细胞质中完成病毒衣壳的脱去和基因组的释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C3s在IAV脱壳中的功能并不需要其发生Atg8ylation修饰,也不需要核心自噬机器的参与;同时,PCNT的作用也与其在中心体的定位无关。这些发现重新定义了LC3s作为多功能接头蛋白的身份,并揭示了病毒如何能够巧妙地劫持中心体组装机器的组件来成功入侵宿主细胞。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