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2/PP2A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调控PINK1-PRKN/Parkin线粒体自噬及其在SCA12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时间:2025年10月12日
来源:Autophagy

编辑推荐:

本研究揭示了PPP2/PP2A磷酸酶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在PINK1-PRKN/Parkin线粒体自噬中的负调控作用。研究人员发现PPP2R2Bβ2过表达(模拟SCA12病理条件)会增强LC3B去磷酸化,抑制线粒体自噬并导致神经元损伤,而小分子化合物deferiprone可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缓解该毒性。该发现不仅阐明了蛋白质去磷酸化调控线粒体自噬的新机制,也为SCA12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广告
   X   

Atg8家族蛋白是自噬体相关蛋白,在巨自噬/自噬(一种降解缺陷或过量细胞成分的保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Atg8家族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调控自噬过程的多个步骤。虽然已发现几种Atg8家族蛋白相关激酶可调控自噬,但介导Atg8家族蛋白去磷酸化的磷酸酶仍属未知。本研究报道异源三聚体PPP2/PP2A(蛋白磷酸酶2)是调控LC3B去磷酸化的新型调节因子。机制上,PPP2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会减少LC3B与线粒体自噬受体OPTN的相互作用,从而阻碍PINK1-PRKN/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过程中吞噬泡向线粒体的募集。有趣的是,过表达PPP2R2B的β2亚型(PPP2R2Bβ2,可模拟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2型病理条件)会通过增强PPP2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减少线粒体损伤后吞噬泡的线粒体募集,从而损害神经元存活。重要的是,小分子化合物deferiprone(DFP)通过药理学诱导线粒体自噬,可缓解PPP2R2Bβ2介导的神经元毒性。综上,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蛋白质去磷酸化负调控线粒体自噬的机制,也为PPP2R2Bβ2介导的SCA12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