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蛋白质折叠与蛋白质稳态的导航图景:从基础机制到治疗策略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全面探讨了蛋白质折叠机制与蛋白质稳态网络,从Anfinsen的"热力学假说"到现代AI驱动的结构预测(如AlphaFold),系统阐述了分子伴侣(HSP70/HSP90/TRiC)、内质网应激反应(UPR)、热休克反应(HSR)等核心机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癌症和代谢性疾病中的病理作用与靶向治疗策略(如分子伴侣调节剂、免疫疗法)。

广告
   X   

蛋白质折叠的基本原理与历史视角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Anfinsen通过核糖核酸酶实验提出了“热力学假说”,指出蛋白质的天然构象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并在特定环境下自由能最低。这一原理奠定了理解蛋白质折叠的基础。然而,蛋白质在体内折叠并非自发过程,而是依赖于复杂的细胞机制,包括分子伴侣和能量输入。
蛋白质折叠的能量景观理论将其描述为一个漏斗形模型,其中蛋白质从无序状态通过中间态逐步走向天然结构。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疏水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技术(如X射线晶体学、NMR和冷冻电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折叠路径和中间体的理解。

分子伴侣:蛋白质折叠的辅助机器

分子伴侣是细胞中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关键因子,防止聚集并促进错误折叠蛋白的降解。主要 chaperone 家族包括:
  • HSP70系统:如HSPA8(HSC70)和HSPA1A(HSP70),通过ATP依赖的循环结合底物,与共伴侣(如HSP40/DNAJ)和核苷酸交换因子(如BAG1)协同工作。它们在蛋白质易位、折叠和应激响应中起核心作用。
  • HSP90系统:如HSP90AA1,专注于客户蛋白(如激酶和固醇激素受体)的成熟,通过构象变化和共伴侣(如p23、CDC37)调节其活性。
  • 伴侣蛋白系统:如线粒体HSP60-HSP10和细胞质TRiC/CCT,提供封闭环境促进折叠,尤其适用于大分子和复杂蛋白。
  • 内质网 chaperones:如BiP/GRP78(HSPA5)、calnexin/calreticulin和PDI家族,管理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折叠与质量控制。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折叠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内质网(ER)是蛋白质合成和折叠的主要场所,其稳态由UPR维持。UPR通过三种传感器激活:
  • IRE1α:剪接XBP1 mRNA,产生转录因子XBP1s,上调 chaperones 和ERAD组分。
  • PERK:磷酸化eIF2α,减少全局翻译但促进ATF4表达,调节氧化应激和氨基酸代谢。
  • ATF6:被蛋白酶切割后激活,增强ER折叠能力。
UPR在应激条件下促进适应,但持续激活会导致凋亡,与多种疾病相关。

蛋白质错误折叠与聚集的病理机制

蛋白质错误折叠可由基因突变、翻译后修饰异常、氧化应激或分子伴侣功能失调引起,导致毒性聚集体的形成。常见病理包括:
  • 淀粉样纤维形成:如Aβ和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聚集,由β-sheet堆叠形成。
  • 朊蛋白样传播:如α-synuclein在帕金森病(PD)中通过细胞间传播。
  • 聚集中间体的毒性:寡聚体可能破坏膜完整性或引发炎症反应。
错误折叠蛋白还通过破坏蛋白酶体或自噬-溶酶体系统,加剧细胞应激。

细胞应激响应通路

细胞通过多种应激响应通路应对蛋白质错误折叠:
  • 热休克反应(HSR):由HSF1介导,上调HSP表达,增强折叠能力。
  • 整合应激响应(ISR):通过eIF2α磷酸化协调翻译控制,支持应激适应。
  • 线粒体UPR(UPRmt):由ATF5或ATF4介导,维护线粒体蛋白稳态。
这些通路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疾病中常被劫持,贡献于病理进程。

分子伴侣与疾病

分子伴侣的功能障碍(chaperonopathies)直接导致多种疾病:
  • 晶体蛋白突变:如CRYAB在白内障和肌病中的作用。
  • CFTR折叠缺陷:囊性纤维化的核心机制。
  • 神经退行性疾病:HSPB1突变与Charcot-Marie-Tooth病相关。
此外, chaperones 在癌症中常过表达,支持癌蛋白稳定和治疗抵抗。

翻译后修饰(PTMs)在折叠中的作用

PTMs如磷酸化、糖基化和二硫键形成显著影响蛋白质折叠:
  • 磷酸化:调节tau和α-synuclein的聚集倾向。
  • 糖基化:通过calnexin/calreticulin循环确保糖蛋白折叠。
  • 二硫键形成:由PDI家族催化,对分泌蛋白稳定性至关重要。
PTMs异常可能导致错误折叠和疾病。

实验与计算技术进展

技术进步深化了折叠研究:
  • 单分子技术:如smFRET和光学镊子,解析折叠动力学。
  • AI与结构预测:AlphaFold和RoseTTAFold实现高精度结构预测。
  • 组学方法: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揭示折叠网络的功能。
这些工具助力于靶点识别和药物设计。

治疗策略与进展

靶向蛋白质折叠和稳态的治疗策略包括:
  • 分子伴侣调节剂:如arimoclomol(HSP诱导剂)和tafamidis(TTR稳定剂)。
  • UPR调节剂:如ISRIB(eIF2B激活剂)和IRE1α抑制剂。
  • 聚集抑制剂:如anle138b和分子镊子(如CLR01),阻止毒性聚集。
  • 免疫疗法:抗Aβ抗体(aducanumab)和抗α-synuclein抗体(prasinezumab)。
  • 自噬诱导剂:如rapamycin和spermidine,增强聚集物清除。
这些方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潜力,但挑战如血脑屏障穿透和脱靶效应仍需解决。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蛋白质错误折叠

AD、PD、亨廷顿病(H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均涉及特定蛋白聚集:
  • AD:Aβ斑块和tau神经纤维缠结,UPR和自噬缺陷加速病理。
  • PD:α-synuclein路易体,与溶酶体功能障碍(如GBA1突变)相关。
  • ALS:TDP-43聚集,PERK激活贡献于运动神经元死亡。
分子伴侣和降解系统在这些疾病中成为治疗靶点。

癌症与代谢疾病中的蛋白质稳态

癌症细胞利用UPR和HSP支持快速增殖和应激生存:
  • UPR促进肿瘤生长:如ATF4增强氨基酸代谢和血管生成。
  • HSP90抑制剂的抗肿瘤效应:破坏客户蛋白稳定性。
  • 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T2D)中胰岛β细胞的ER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
调节蛋白质稳态可能提供协同治疗益处。

未来方向与挑战

未来研究需关注:
  • AI与个性化医疗:预测突变对折叠的影响。
  • 组合疗法:靶向多通路增强疗效。
  • 疾病修饰策略:早期干预防止聚集。
  • 转化挑战:如药物递送和患者分层。
蛋白质折叠领域的进步将深化我们对疾病机制的理解并催生新疗法。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