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基因组研究通过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94个独立位点,其中73个为新发现。功能分析揭示调控变异、AMH基因和PPARG信号通路的重要性,颗粒细胞在PCOS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为精准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具有高度遗传性,但其多基因遗传机制仍不甚明了。本研究对12,419名中国PCOS患者和34,235名对照组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进一步结合了来自欧洲的13,773例患者和411,088名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了多祖先荟萃分析,共发现了94个与PCOS相关的独立基因位点,其中73个位点此前尚未被报道。尽管中欧人群面临的进化压力不同,但两者在遗传特征上存在显著重叠。综合功能分析重点关注了调控特定组织基因活性的变异基因、致病基因(如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以及涉及配体结合结构域相互作用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G)信号通路的生物学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基于遗传学数据的药物发现方法揭示了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及药物再利用的潜力,为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这些成果加深了我们对PCOS分子机制的理解,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