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乙醇胺连接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HDL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时间:2025年11月17日
来源:Molecular Metabolism

编辑推荐:

本研究探讨血浆PE(36:5)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机制。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大颗粒HDL中PE(36:5)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相关(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动物实验显示,ARA-PE重组HDL加剧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EPA-PE可逆转其功能异常。机制研究表明,ARA-PE降低HDL的胆固醇流出能力和抗炎抗氧化活性,EPA-PE则增强这些功能。

广告
   X   

Malik Taradeh | Lise M. Hardy | Veronica D. Dahik | Marie Lhomme | Hua Wang | Canelle Reydellet | Clément Materne | Pukar KC | Eric Bun | Maud Clemessy | Jean-Paul Pais-De-Barros | Sophie Galier | Eric Frisdal | Hervé Durand | Maharajah Ponnaiah | Petra El Khoury | Elise F. Villard | Philippe Lesnik | Antonio Gallo | Laurent Kappeler | Wilfried Le Goff
索邦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心血管代谢与营养创新基金会(ICAN),UMR_S1166,法国巴黎75013

摘要

目的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较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增加相关,这可能反映了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受损。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受到其磷脂组成的强烈影响,而在ASCVD患者中,HDL的磷脂组成常常发生改变。多项研究表明,血浆中的磷脂乙醇胺(PE)尤其是PE(36:5)与ASCVD呈正相关,但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血浆中的PE(36:5)以二十碳五烯酸(EPA)-PE和花生四烯酸(ARA)-PE的形式存在,其中ARA-PE在ASCVD患者中更为常见。本研究探讨了PE(36:5)与ASCVD之间的关联是否源于HDL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受损。

方法与结果

在调整了传统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中,从86名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女性体内分离出的大颗粒HDL中的总PE含量及PE(36:5)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在喂食高胆固醇饮食的TgCETP x Ldlr-/-小鼠中,注射含有ARA-PE的重组HDL(rHDL)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比仅含有磷脂酰胆碱(PC)的对照rHDL更大。体外实验表明,PE rHDL在THP-1巨噬细胞中的胆固醇转运能力降低,抗炎活性减弱,同时对LDL氧化的抗氧化作用也比对照rHDL差。值得注意的是,ARA-PE显著削弱了HDL的功能,而EPA-PE则能够抵消ARA-PE引起的功能障碍并增强HDL的功能。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PE(尤其是ARA-PE)与HDL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EPA-PE能够恢复HDL的功能,从而支持EPA降低ASCVD风险的治疗潜力。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