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顺铂耐药难题,揭示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21通过调控PARP1介导的PARylation修饰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自噬的新机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团队结合单细胞测序与纳米递送技术,开发了靶向MRPL21的siRNA纳米药物,为克服HNSCC化疗耐药提供了全新策略。
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作为全球第七大高发恶性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40-50%,其中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研究多聚焦于核基因组变异,而线粒体代谢异常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犹如"暗物质"亟待探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的Rui Guan和Ce Li等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21通过"核-线粒体对话"调控顺铂耐药的分子机制。
研究团队运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从5例下咽癌患者组织中发现MRPL21在转移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通过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结合蛋白质质谱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MRPL21能穿梭至细胞核与PARP1(聚ADP核糖聚合酶1)相互作用,并通过NDUFS1(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1)增强线粒体复合体I活性。关键实验技术包括:46对临床样本验证、CRISPR-Cas9基因编辑、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载体构建等。
MRPL21作为HNSCC预后标志物
单细胞分析显示MRPL21在转移淋巴结亚群2中表达最高(图1F),TCGA数据证实其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40%(图1I)。临床样本检测显示肿瘤组织MRPL21蛋白水平较癌旁高3.2倍(图1L)。
MRPL21-PARP1轴促癌机制
免疫共沉淀证实MRPL21与PARP1存在直接结合(图3B-C),共定位系数达0.82(图3E)。过表达MRPL21使PARylation水平提升2.5倍(图6L),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LC3-II自噬小体形成(图6J)。透射电镜显示敲除MRPL21后线粒体嵴断裂并出现自噬溶酶体(图6H)。
纳米靶向治疗突破
开发的PLL修饰nHAp载体粒径867nm(图7E),负载siMRPL21后使移植瘤体积缩小68%(图7J)。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Ki67阳性率下降至对照组的31%(图7N)。
该研究创新性提出"线粒体核糖体-核信号转导"双功能调控模式,MRPL21通过增强OXPHOS(氧化磷酸化)提供NAD+底物,促进PARP1介导的PARylation修饰,进而抑制化疗诱导的自噬性死亡。研发的纳米递送系统为临床逆转耐药提供了新选择,相关机制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No.82471149)。未来可探索MRPL21表达水平作为HNSCC分层治疗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