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PARP抑制剂(PARPi)在治疗同源重组缺陷肿瘤中取得重大突破,但耐药性仍是临床挑战。研究人员发现PARPi会触发癌细胞染色质组蛋白释放,而靶向组蛋白伴侣NASP可增强PARPi敏感性。该研究揭示了NASP通过TPR结构域维持组蛋白稳定性,与INO80复合物及PARP1协同调控组蛋白周转,为克服PARPi耐药提供了新靶点。
这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耐药的新机制。科学家们发现PARPi治疗会引发染色质组蛋白释放,而癌细胞要维持高速DNA复制就必须依赖组蛋白稳态机制。通过功能性遗传筛选,研究团队鉴定出组蛋白伴侣NASP的关键作用——其TPR模体能够稳定被驱逐的组蛋白。
令人振奋的是,敲除NASP可使肿瘤细胞对PARPi处理产生超敏反应,这种现象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都得到验证。机制研究表明,NASP缺失会导致复制叉进展受阻,并显著增加复制相关DNA损伤。更深入的分析显示,NASP与INO80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以及PARP1的分子伴侣活性协同作用,共同确保组蛋白的高效周转,从而避免致命性DNA损伤的累积。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组蛋白驱逐是细胞对PARPi治疗的即时响应,为通过靶向组蛋白供应通路来克服PARPi耐药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新策略。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PARPi作用机制的理解,更为开发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指明了方向。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