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通过全球五大洲采样,结合分离培养和宏基因组组装技术(MAGs),揭示了淡水SAR11-IIIb分支Fontibacterium属的生态适应机制。该研究鉴定出16个新物种,发现其分布受水温和纬度驱动,存在非洲特有种、半球准特有种与广布种共存现象,并解析了硫代谢等独特通路,为理解淡水微生物地理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淡水生态系统中无处不在的SAR11-IIIb分支成员Fontibacterium属(属于‘Ca. Pelagibacterales’目),长期以来因培养困难导致其生态生理特征研究滞后。最新研究通过从全球五大洲获取的7株分离菌株和93个高质量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绘制出该菌群的全球分布图谱。系统基因组学分析显示,16个新物种形成9个地理聚类,其物种形成模式与水温、纬度显著相关——既有仅存于非洲湖泊的特有物种,也有局限在北/南半球的准特有物种与广布物种的奇妙共存。
深入代谢功能分析揭示了菌株间差异显著的营养摄取策略,特别是发现了独特的硫代谢途径。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淡水SAR11类群研究的空白,更通过温度适应性、地理隔离等维度,为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理论提供了新颖案例。生长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生态型菌株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暗示着这类微小生命体通过精细化代谢分工实现生态位分化的生存智慧。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