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CD19 CAR-T细胞治疗中存在的功能减退和持久性不足问题,通过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定向进化筛选高亲和力肽模拟物(mimotope),开发出两性分子疫苗(amph-vax)增强策略。该方案可显著促进CAR-T细胞扩增、记忆形成及抗肿瘤功能,为临床CAR-T产品提供普适性增效方案。
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已成功应用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淋巴瘤的临床治疗。然而30-60%患者会出现复发,其中约半数属于CD19阳性复发,这表明CAR-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维持和持久性仍是重大挑战。临床数据显示,虽然高肿瘤负荷患者初期CAR-T扩增更显著,但长期持久性与初始肿瘤负荷无关,提示肿瘤细胞提供的刺激可能不足以维持CAR-T细胞功能。更棘手的是,传统疫苗策略依赖于MHC分子呈递,而CAR-T细胞的T细胞受体(TCR)具有高度异质性,使得常规疫苗方法难以奏效。
为突破这一瓶颈,研究人员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创新性研究,开发出通用型两性分子疫苗(amphiphilic vaccine, amph-vax)平台。该策略通过定向进化技术筛选能特异性激活CAR的肽模拟物(mimotope),将其与淋巴结靶向的两性分子(PEG-脂质)偶联,形成可被专业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展示的合成疫苗。这种设计巧妙模拟了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使CAR-T细胞能在淋巴结中获得最佳共刺激信号。
关键技术包括:1)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筛选FMC63单抗(临床CD19 CAR核心元件)的肽模拟物;2)多轮定向进化进行亲和力成熟;3)结构建模验证mimotope与CAR相互作用;4)建立免疫健全的hCD19+ Eμ-Myc B-ALL/淋巴瘤小鼠模型;5)人源化NSG小鼠模型中DC-mVax验证体系。临床数据来源于四项CAR-T试验(NCT01626495等)的回顾性分析。
【Directed evolution-based discovery of ligands】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筛选出能结合FMC63单抗的10肽(P1: RHCPWNCSLL),发现其依赖分子内二硫键形成环状构象。AlphaFold预测显示该mimotope与FMC63的结合界面部分重叠于天然CD19表位。
【Affinity maturation of the CD19 mimotope】通过构建含1.5×108多样性的二代库,获得亲和力提升的F12变体(RICPWNCKEL),再经三代库优化得到F12-A1,其与FMC63的Kd从初始>1 μM提升至9.9 nM。关键发现是N端添加SAS三肽 linker可显著增强结合。
【Mimotop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FMC63 recognition of CD19】结构模拟表明mimotope仅部分占据FMC63结合域,实验证实即使在高浓度下,CAR-T细胞仍保持对CD19+白血病细胞的识别能力,这对治疗期间维持抗肿瘤活性至关重要。
【Amph-mimotope vaccination triggers CAR-T expansion in vivo】在免疫健全小鼠模型中,amph-F12-A1疫苗使循环CAR-T细胞数量增加10倍,并促进中央记忆表型(CD44+CD62L+)形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疫苗需与STING激动剂CDG联用才能实现APCs的持续表面展示。
【Mimotope-DC vaccine promotes leukaemia clearance by CAR-T】为解决NSG小鼠淋巴缺陷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体外负载amph-mimotope的人源DC疫苗(DC-mVax),可使低剂量CAR-T细胞完全清除30%小鼠的白血病负荷,显著优于未加强组。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建立了普适性CAR配体发现平台,其创新性体现在:1)突破天然抗原限制,为任意CAR设计合成疫苗;2)精准调控配体亲和力(9.9 nM)避免细胞因子风暴(CRS);3)证实淋巴结靶向递送对CAR-T记忆形成的关键作用。与前期开发的超高亲和力(270 fM)FITC-CAR系统相比,适度亲和力的mimotope疫苗在血液肿瘤模型中展现出更好的安全性。该技术已应用于四种FDA批准CD19 CAR-T产品,为改善临床疗效提供了转化路径。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