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微环境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作用:从骨髓活检到单细胞RNA测序的突破性发现

时间:2025年8月26日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骨髓(BM)代偿机制不足的临床难题,通过整合97例患者的骨髓组织学分析与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BM中T细胞浸润、克隆动态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复发的关联。研究发现65%患者存在BM增生、76%伴网状纤维化,且69%显示T细胞浸润;scRNA-seq进一步证实复发期CD8+/CD4+ T细胞中TNF-α/IL-6通路激活与TGF-β抑制的失衡特征。该成果为AIHA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分子依据,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广告
   X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由抗红细胞抗体介导的血液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溶血和骨髓代偿不足。尽管已知抗体类型(如温抗体型IgG或冷抗体型IgM)决定溶血机制,但约30-50%患者对一线治疗无反应或复发,其机制未明。既往研究提示骨髓微环境可能参与疾病进展,但缺乏系统性证据。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团队整合多中心97例AIHA患者队列(44%温抗体型wAIHA,46%冷抗体型),进行骨髓活检组织学评估(包括细胞构成、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并选取代表性wAIHA病例开展纵向单细胞RNA测序(涵盖诊断、缓解和复发三期),结合T细胞受体(TCR)克隆追踪技术。关键实验包括:

  1. 1.

    临床参数与骨髓特征关联分析(BMRI指数评估造血功能)

  2. 2.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10x Genomics平台)

  3. 3.

    TCR克隆动态分析(Chromium Single Cell Human TCR Kit)

主要发现

骨髓组织学特征

  • 65%患者显示增生性骨髓,76%伴网状纤维化(MF-1级),29%存在病态造血

  • T细胞浸润(69%)与更严重贫血(Hb<8 g/dL)和需多线治疗显著相关(p=0.05)

单细胞免疫图谱

  • 复发期CD8+效应T细胞中炎症通路(NF-κB/JUNB)上调,而TGF-β超家族基因(如BMP2)在缓解期高表达

  • 克隆分析揭示诊断期幼稚CD8+ T细胞(高表达LDHB/PRKCQ-AS1)对激素敏感,而扩增克隆(PRF1+/GZMB+)与慢性化相关

细胞因子网络

  • 复发期CD4+记忆T细胞中TNF-α/IL-1β/IL-6上调2-3倍,单核细胞TGF-β1表达降低(p<0.001)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首次阐明AIHA骨髓微环境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与细胞因子失衡共同导致无效造血。复发期促炎信号(如TNF-α/IL-6)与抑炎因子(TGF-β)的拮抗作用,为开发靶向免疫调节疗法(如JAK抑制剂或TGF-β激动剂)提供理论依据。未来需扩大scRNA-seq样本验证冷抗体型AIHA的异质性,并探索克隆演变与治疗响应的预测价值。

(注:全文数据已上传GEO数据库,编号GSE301528)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