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整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ILA-TACE)在真实世界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突破性疗效

时间:2025年9月2日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对肝细胞癌(HCC)局部控制率仅50%的临床瓶颈,创新性开发了靶向肿瘤内乳酸酸化的碳酸氢钠整合TACE方案(TILA-TACE)。通过对413例多分期HC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该方案联合放疗可使原发灶客观缓解率达99.01%(完全缓解率72.77%),肿瘤血栓对放疗反应率达96.88%,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7个月。该研究为晚期HCC治疗提供了革命性的局部控制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广告
   X   

肝细胞癌(HCC)作为全球第三大癌症死因,在中国等高乙肝流行地区尤为肆虐。约70%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尽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当前标准疗法,但其疗效波动大,客观缓解率(ORR)仅50%左右。肿瘤异质性导致的治疗抵抗是主要瓶颈,特别是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通过乳酸酸化激活NRF2、PKM2等通路维持生存。

针对这一难题,浙江大学明超团队创新提出"酸碱调控"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肿瘤内乳酸 acidosis 不仅是代谢标志物,更是抵抗营养剥夺的关键因素——它能稳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维持氧化磷酸化(OXPHOS)。而碳酸氢钠作为生理缓冲剂,可通过中和乳酸破坏线粒体功能,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导致癌细胞死亡。基于此,团队开发了TILA-TACE技术:在传统TACE基础上,通过肿瘤供血动脉交替灌注5%碳酸氢钠和化疗药物乳剂。

研究采用真实世界多中心队列设计(ChiCTR-ONC-17013416),纳入413例HCC患者,其中83.3%为CNLC III期晚期病例。关键技术包括:1) DSA引导下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2) 碳酸氢钠与多柔比星-碘油乳剂交替灌注;3) Embosphere®微球栓塞;4) 对血管癌栓采用45Gy/5次的立体定向放疗(SBRT);5) 肝内播散灶采用125I粒子植入。

疗效结果显示:

  • 原发灶ORR达99.01%,完全坏死率72.77%,且疗效与肿瘤大小无关(>10cm肿瘤CRR仍达58.67%)

  • 血管癌栓对放疗ORR为96.88%,无血栓的血管侵犯控制率达97.74%

  • 中位随访38个月,早期患者3年生存率97.4%,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较索拉非尼提高3倍)

机制分析揭示四大技术优势:

  1. 1.

    酸碱调控选择性破坏肿瘤线粒体功能,克服cTACE的"边界模糊"缺陷

  2. 2.

    血管依赖性疗效确保精准打击,未处理区域保持解剖清晰

  3. 3.

    放疗-TACE时空协同:SBRT处理乏血管区,TILA-TACE清除富血供灶

  4. 4.

    安全性可控,主要不良反应为短暂性肝酶升高(86.44%)和胆红素异常(56.66%)

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验证了酸碱调控的临床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效控制原发灶和血管侵犯后,70.4%死亡病例源于肝内转移,提示下一步需重点解决微转移问题。相比LAUNCH试验的LEN-TACE方案,TILA-TACE在局部控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晚期HCC提供了新的治疗范式。

该成果的临床意义在于:1) 颠覆了"TACE不适用于晚期HCC"的传统认知;2) 建立了基于肿瘤血管解剖的精准治疗路径;3) 开创了代谢干预联合局部治疗的新模式。正如研究者强调:"当每个病灶亚型都获得针对性处理时,生存期的突破才成为可能"。这一理念或将重塑HCC的治疗格局。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