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通过检测前列腺肿瘤的表达谱可以确定哪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更有可能从多西他赛化疗中获益并延长寿命,从而减少不良副作用的可能性。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预计未来二十年新发病例数量将持续攀升。晚期前列腺癌对激素治疗有应答,但疗效存在差异,且缺乏预测性检测手段来指导治疗选择。
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通过检测前列腺肿瘤的表达谱可以确定哪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更有可能从多西他赛化疗中获益并延长寿命,从而减少不良副作用的可能性。
这个名为Decipher的分类器由Veracyte公司研发。它重点关注患者的生存结局以及对治疗方案的应答,包括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或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阿比特龙(Zytiga,强生公司)。
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Gerhardt Attard及其团队表示:“我们首次发现,前列腺肿瘤的转录组特征可预测多西他赛治疗的生存获益,这有望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成果于8月26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研究基于在英国和瑞士诊所开展的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共纳入3,879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另一组联合使用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
研究人员通过病理复核、显微解剖及临床级芯片基因表达谱分析,最终确定1,523份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样本。其中包含832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样本及691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样本。
他们综合分析了转录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变量,包括肿瘤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生物标志物Ki-67和PTEN的测定结果。
研究人员还纳入了试验参与者自随机分组治疗后14年间收集的总生存期数据。在此期间,他们根据试验数据或死亡登记共记录了929例患者死亡。
作者解释说:“我们开发出一个鉴定临床相关生物学通路的框架,用于患者分层或靶向治疗。该框架将前列腺肿瘤的多基因转录组特征与14年总生存期数据相结合,建立了临床级的表达数据资源库。”
例如,通过对54种已确立的癌症相关表达特征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生存期较短的患者多伴随增殖相关基因高表达、雄激素受体信号活性降低或TP53缺失等特征。
在治疗应答方面,他们发现阿比特龙疗效减弱往往与反映特定免疫及肿瘤增殖特征的表达模式相吻合。
在832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Decipher评分较高的患者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后死亡风险降低了36%,而评分较低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估计不到4%。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多西他赛化疗虽能提高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这项检测或许能帮助识别哪些患者对多西他赛敏感,并通过多西他赛化疗延长生存期。
作者指出:“Decipher作为预后监督学习分类器,我们尚未完全阐明生物标志物与治疗相互作用的机制,部分原因在于多西他赛具有相对非靶向的作用机制。”
尽管如此,他们认为研究中突出的特征,特别是PTEN失活特征,“可应用于靶向治疗的精准肿瘤学临床试验中”。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