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解决卵巢癌化疗耐药难题,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改良CRISPR激活文库(SAM)结合启动子-报告系统(pMYC-promoter-Dendra2-Deletion),在OVSAHO细胞中筛选出ABI1、PCED1A、HOOK2和CYP4v2四个新型MYC启动子激活因子,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其调控活性超对照2倍以上,为靶向MYC转录调控的卵巢癌治疗提供新靶点。
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Morito Kurata团队在《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发表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构建了删除MYC gRNA结合位点的pMYC-promoter-Dendra2-Deletion报告系统,结合CRISPR激活文库(SAM)和流式分选技术,在OVSAHO卵巢癌细胞中开展高通量筛选。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二代测序(NGS),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进行MYC与候选基因的mRNA表达相关性分析,最终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基因过表达/敲降实验验证调控功能。
关键技术路线包括:1)构建删除260bp MYC转录起始区(含3个gRNA结合位点)的改良报告载体;2)在OVSAHO细胞中建立dCas9-VP64稳定表达体系;3)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选Dendra2+细胞群体;4)基于TCGA数据库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候选基因;5)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
研究结果揭示:1)初筛获得86个reads≥1000的候选基因,其中14个(如CYP4V2、PCED1A等)与MYC表达显著正相关;2)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CYP4v2、ASPH等7个基因显著激活MYC启动子(p<0.05);3)过表达实验显示ABI1、PCED1A、HOOK2和CYP4v2使启动子活性提升2倍以上;4)在OVTOKO细胞中观察到PCED1A/CYP4v2敲降导致MYC表达下降,提示细胞系特异性调控。
讨论部分指出:1)首次报道ABI1等四基因具有MYC转录激活功能,填补了MYC上游调控网络的空白;2)改良的CRISPR筛选系统有效规避了gRNA脱靶效应,为转录调控研究提供新工具;3)细胞系特异性结果提示需考虑肿瘤异质性,未来需扩大样本验证。该研究为开发靶向MYC转录调控的卵巢癌治疗策略奠定基础,其方法学创新对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