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藻类油脂作为必需ω-3脂肪酸可持续来源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5年5月21日
来源:Bioresource Technology Report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综述系统探讨了藻类油脂替代鱼油生产ω-3脂肪酸(DHA/EPA)的可持续价值。通过基因工程、水热液化(HTL)等生物技术优化培养,结合超声辅助提取等绿色工艺,微藻展现出高纯度、无胆固醇、可规模化生产优势,在功能性食品、水产饲料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为缓解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广告
   X   

Abstract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人类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其中DHA占大脑灰质脂肪酸总量的20-25%,视网膜感光细胞中占比高达60%。传统鱼油来源面临过度捕捞、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而藻类油脂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可实现年产量提升7倍的规模化生产。

Introduction

微藻作为"超级食物"可合成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功能性成分。通过调控氮含量等培养参数,藻株如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能高效积累DHA(含22个碳原子和6个双键)。相比鱼油,藻油无腥味、不含胆固醇,且通过酶法提取可降低60%能耗。

Methods of algal oil extraction

创新提取技术中:

  1. 超声辅助法通过空化效应破壁,保留90%以上EPA活性
  2. 水热液化(HTL)在280°C下将湿藻直接转化为生物原油
  3. 离子液体萃取对DHA选择性达85%

Omega-3 fatty acids from algae and its benefits

临床研究表明藻源DHA可改善:

  •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MMSE评分2.3分)
  • ADHD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17分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9%)

Omega-3 in various algal species

优势菌株比较:

  •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EPA含量占脂肪酸38%
  • 隐甲藻(Crypthecodinium):DHA产量达50g/L培养液
  • 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适合开放池培养

Prospects and innovations

合成生物学技术使藻类:

  • 过表达Δ4去饱和酶基因,DHA产量提升3倍
  • 采用CRISPR-Cas9敲除竞争代谢通路基因
  • 与污水处理耦合实现负碳生产

Conclusion

当前挑战包括:

  1. 大规模培养的氮泄漏风险(需密封式系统)
  2. 基因改造藻株的监管空白
  3. 提取成本较鱼油高22%(需优化HTL工艺)

未来可通过构建"藻类工厂"模式,整合CO2捕集与可再生能源供电,实现每吨藻油减排CO2 2.4吨的环境效益。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