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科院候选院士:陈孝平

时间:2009年6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陈孝平 56 肝脏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广告
   X   

生物通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分别为296人和449人,其中与生物相关的包括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学部等,候选人当中也不乏大家熟悉的一些科学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科学家,生物通将在评选期间陆续介绍候选人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大型网络投票,欢迎大家参与。

陈孝平 56 肝脏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肝胆外科及门静脉高压症和器官移植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组长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委员

出生年月:1953年6月

籍贯:安徽省阜南县

职称职位:教授、主任医师,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肝脏外科中心主任
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外科客座教授,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外科学分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组长,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委员,美国外科学院院士,1973年大学毕业,198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肝脏外科及肝移植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博士研究生。1985年获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从事医疗工作,对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院士、吴在德教授的指导下,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施行过各类手术一万多例,其中成功切除最大的肝血管瘤重达10余公斤,成功切除最大的肝癌重达7.0kg。手术后肝癌病人生存期最长者已达20年。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迄今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家高等学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和七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外科学大型经典参考书《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副主编。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各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及校院级课题10余项。

  1984年提出了“采用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将自体的肝脏保留一部分,在腾出的相应空间移植部分肝脏”,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末,首创在术中B超指导下施行肝切除术,该项技术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了肝脏无手术禁区的论断,于1994年在国内外最早有计划的施行巨大肝癌切除术,并首先提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施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医用接触式Nd—YAG激光刀在实质性脏器手术中的应用”获199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无水乙醇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997年获湖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肝外科手术的系列研究和技术改进”,2002年获中华医学会奖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005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主要临床和研究方向为肝、胆和胰腺肿瘤的诊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肝移植。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