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想象一下一位美国总统用两小时的时间会见一位中国科学家,"《科学》杂志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在描述9月30日他对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访问时说。"这是非同寻常的。"
记者:Ginger Pinholster
艾伯茨访问北京是为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发表演讲。《科学》杂志的亚洲新闻编辑石磊(Richard Stone)和他一起参加了这场与中国总理以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不寻常的会谈。陈竺在安排这次会谈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杂志的特约记者郝炘也参加了这次会谈。
《科学》总编Bruce Alberts在北京。照片来自于Richard Stone/《科学》
"10年前陈竺参加了美国科学院的一个称为‘科学前沿’的项目,那时候我认识了他,"艾伯茨解释说。"他是我的一位好朋友,而且我很高兴在中国与他相处一个下午和晚间。"
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发的一条新华社新闻:"温家宝高度评价了《科学》杂志在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希望继续加强与《科学》杂志的合作,共同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管理着中国政府,而且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密切合作。艾伯茨与温家宝的会谈恰逢AAAS的首个科学代表团访问中国30周年,也是《科学》杂志的北京分社成立1周年。
在此次会谈进行之际,AAAS在中国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活动。AAAS的前主席、密苏里植物园的Peter Raven与此同时访问了中国,首次进行AAAS—中国科学院关于可持续性的专场讲座。AAAS的国际合作主任兼新成立的AAAS科学外交中心副主任Tom Wang也参与了他的这次旅行。负责运行AAAS的EurekAlert!中文版网站的马凯琳(Catherine Matacic)当时也在北京,她协调组织了被认为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关于《科学》杂志一篇论文的新闻发布会——这个多语言的发布会的录音可在此处收听(Real流媒体音频或下载MP3)。
由温家宝撰写的一篇社论以及艾伯茨和温家宝之间的谈话的记录稿都将发表在10月晚些时候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关于温家宝的社论以及艾伯茨和温家宝之间的谈话的进一步细节目前尚未公开,但是有资质的记者将可以在《科学》杂志出版之前约1周的时候在EurekAlert!中文版网站上提前获取禁止提前发布的信息。记者只能通过电话202-326-6715或电子邮件cmatacic@aaas.org与马凯琳联系,从而申请获取禁止提前发布的媒体材料。待这些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之后,所有其他人都可以通过《科学》杂志的网站获取信息。)
温家宝的社论将是一系列观点文章中的最新一篇。艾伯茨邀请了诸如欧洲科学基金会的Enric Banda(7月10日)、中国科学院的傅伯杰(7月31)日、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Ismail Serageldin(8月8日)、智利大学的Jorge Allende(8月29日)和许多其他国际领导人和专家撰写这组文章。
展示多种多样的观点是艾伯茨为《科学》杂志提供的愈加国际化的重点的策略的一部分。"科学事业是国际性的,我们全都可以从其它国家学习创新、发现和事件,"艾伯茨说。"例如,扩展和强化与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卓越科学中心之间的合作将会极大地造福美国和欧洲的科学。"
艾伯茨指出,中国领导人特别重视创新以及科学进步的前景,他还说在这个13亿人口的资源有限的国家,领导人非常清楚他们国家的未来取决于有效利用科学诀窍。"科学受到尊崇,"他说。"事实上,科学看上去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比在美国重要得多。温家宝对我发表的评论明显体现了他对科学和技术的热情以及他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核心重要性。"
根据学术论文和专利数量衡量,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成就近年来已经急剧攀升。艾伯茨还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的优异才华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艾伯茨的中国之旅过程中,一位和艾伯茨交谈的学生说,例如,在某一个省有50万年轻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只有70%能被录取。
艾伯茨是美国科学院荣誉退休院长,他还曾在1993年到2005年期间担任美国国家科研理事会的主席,2008年3月1日他被任命为《科学》杂志的主编。艾伯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他对科学教育和国际科学合作特别感兴趣。
他在访华期间的一项成就是促进了年轻科学家和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商业领袖之间的互动;中国科学院(CAS)前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前主席周光与他召共进晚餐;得到了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美国驻华大使雷德(Clark Randt)、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等人的会见。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了题为"生物学的过去和生物学的未来"的演讲,审视了在理解"生命的化学"方面的显著进步。在清华大学的另一场关于"科学和世界的未来"的演讲中,艾伯茨指出了科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对于富国和穷国都很重要。
"布鲁斯•艾伯茨在担任了多年的国际科学领袖之后加入了AAAS和《科学》杂志。他的活动已经造就了和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人之间的合作关系,"AAAS的首席执行官兼《科学》杂志的执行出版人Alan I. Leshner说。"其中的一个联系帮助推动了与中国总理的会谈。我们也很荣幸地拥有石磊这样的获奖记者,他在中国的科学界和新闻界受到了很好的尊重,因此可以帮助为这种独特的会见建立合适的联系。"
自从2007年10月《科学》杂志成立北京分社以来,石磊已经报道了那场灾难性的地震等重大事件。他的报道确保了来自中国的新闻和特写文章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科学》杂志上。通过担任中国的英语电视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9套节目的客座评论员,他还寻求提高《科学》杂志在中国的知名度。石磊说,在北京市中心的政府领导人的建筑群内见到温家宝令他感到激动。"我无法想象我们在中国的头一年还有什么结局会比这更好,"他说。
在2007年,AAAS的首席国际官Vaughan Turekian和Wang帮助与中国的两个主要科学机构正式签订了协议,勾勒出了与出版、科学教育、可持续性、科学政策和女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机会方面的合作规划。除了诸多举措,AAAS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协议还呼吁合作翻译和传播教育材料和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
"这次会谈表明了中国最高层官员对作为他们的更大的发展计划的关键驱动力的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Turekian说。"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领导人愿意用这样的时间会见一位外国科学家。AAAS和《科学》对获得这样的机会表示感谢。"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