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选题创新性:第一年申报时几个专家多认为创新性不够,倒不是内容创新性不够,而是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今年我研究生老板重新给我立题,在本课题组成熟动物模型基础上立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因此,今年专家多认为创新性好。——立题新颖尤为关键。
1、选题创新性:第一年申报时几个专家多认为创新性不够,倒不是内容创新性不够,而是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今年我研究生老板重新给我立题,在本课题组成熟动物模型基础上立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因此,今年专家多认为创新性好。——立题新颖尤为关键。
2、标书撰写和研究内容简洁明了:第一年申报注重内容研究的多少,写的清楚,但人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看清楚;今年我在摘要(注意咬文嚼字)、立题依据(加了一个信号通路示意图和研究假设示意图)、技术路线(尽可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更详细的内容见实验方案)等方面下了功夫,这些都能让同行专家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已经内容。——标书要让他人一看就很清楚。
3、研究基础不可忽略:原则上说青年基金不注重基础,但有部分专家如果不想资助给你,这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该课题他不能完成”等等:我今年把发出的SCI文章、获得了成果奖励等均列出了,而且我还把重要的获奖证书附上了一张图片。——实力震撼一切。
4、标书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在没有关系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去推敲、修改自己的撰写标书,如何用无声的语言文字打动一审和二审专家。我是请专家(我老板每年自己申报必中)修改了三遍,他给我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良策。——初次成功有时可能需要高手的帮忙。
5、结合自身经历,排除和成功因素:标书准备时间不一定与申报成功率成正比(我第一年准备了3个月,失败了;第二年只准备了一个月不到,成功了,但是在有经历的基础上)、没有关系也能成功(毕竟靠关系的人不是很多,所以还是把自己的标书写好,少一点抱怨,多一点付出)、有付出一定有收获(第一次申报尽管付出失败了,但在此基础上我吸取教训,今年成功了)。
6、注意事项:标书要美观,建议装订一下;标书内可以加一点彩图和一些有颜色的下划线做标记,以吸引专家的眼球;科研团队设置要有科学性(最好有副高以上1-2名);密切关注评审动态。
个人浅显体会是:
1.课题的创新性和应用意义,对于临床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如何,这些是要首先考虑的。没有足够创新性和临床意义,对人类疾病发展认识和治疗帮助不大,就好比无源之水,生命的历程必将不能长久。
2.几年的研究沉淀非常重要。要想在国家基金或者青年基金这些项目中崭露头角,导师近三五年来的研究方向提炼和积淀很关键,自己研究生期间作出的研究成果也是如此。这样写出来专家才会觉得这个团队还是比较有实力的,能出成果的。当然为了突出创新性,也必须在前期作出一定的研究基础。比方我们做的是某炎症疾病,团队的SCI和中华文章也有不少,但做这个疾病某个更细的方面,如果前期做出点探索研究,还是更能让人信服的。今年我们的失败第一点恰恰证明了这个。
3.内容和文字要精炼、迫切。这一点务必重视,记得我们院有个曾参与基金评审的教授说过,写标书一定要发自肺腑,凝练文字,要让专家产生“我们的这个研究有XXX的意义,不做不行”,给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必须做下去的感觉,那么你的标书就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5392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