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和最短的审稿时间

时间:2009年9月8日
来源:科学网

编辑推荐:

上周的博文“最狠和最好的审稿意见”(http://www.mscience.org/blog/user_content.aspx?id=252395),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论文“战斗情况”,题目吸引眼球,骗得了不少点击。

广告
   X   

  盖鑫磊的博客
 
上周的博文“最狠和最好的审稿意见”(http://www.mscience.org/blog/user_content.aspx?id=252395),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论文“战斗情况”,题目吸引眼球,骗得了不少点击。

我想那篇博文有点意义的地方是给各位研究生朋友提供了点经验。发论文嘛,一开始愣点,被审稿人“打几个耳光”,也别太生气。心态放平,抗击打能力要强,脸皮不能太薄,不足的地方就改进,合理的地方就采纳,一点一点进步,最终就能争取百战百胜。

这篇博文算是个姊妹篇,挑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战斗”的持续时间,审稿太长,那种忐忑不安,生死未卜的感觉谁都不喜欢。所以很显然,一个杂志的平均审稿时间相当重要。谁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尽快发表,不然创新都变成创老了。

我的研究领域是化学化工模型和熔盐电化学,十几次“战斗”持续时间如下:
(1)投到Elsevier的论文有2篇,初审时间分别为1个月和3个月,二审一般2周内,自己的修改时间控制在1个月内,从投稿到in press均在4-5个月间。
(2)投到ACS的论文有5篇,初审时间基本在1-2个月内,二审一般2个周,从投稿到发表约在4个月内。
(3)投到其他出版社的3篇论文,1篇2个周接受。其他初审分别为1个月和2个月。
(4)目前投出的4篇是一系列实验探索工作,都在同一个EI杂志,审稿时间3个月-1年不等,够长啊,但估计最后会一起发表。

总结:
(1)投稿人投稿前都喜欢了解某期刊论文的平均发表周期。例如ACS一系列杂志审稿及处理时间确实快。我给ACS的杂志审过几次稿,都要求在1个月内上交意见。论文发表周期短,大家就愿意投,影响力也就大,也就进入良性发展。
(2)精心准备论文相当重要,论文可读性强,条理清晰,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审稿人愿意看,意见回复的也就快。
(3)国内期刊我只投过《自然科学进展》,运气较好,只用1个月就完成审稿。不过国内期刊拖沓冗长的审稿时间在网上已经受到很多鞭挞,不少学生甚至为此延期毕业,雪上加霜。我想这一点如果再不改进,很不利于国内期刊走向世界。本来水平就不高,还慢,投的人更少,何谈良性发展?
(4)领域不同,审稿时间差别也很大,个人运气难以预料,我自己的统计不具备通用性。

PS:外国的月亮也不一定就很圆,见网上关于审稿时间的几个笑料(第4条是我的跟贴哈,最后一个比较绝)
(1)2年:我以前见过审稿两年的,是因为中间审稿人死了。
(2)4年:最近在arxiv上看到一篇,长达六十四页,作者是俄国人,在摘要里面这样写:"This paper was initially written in 2000/01, but after a four year wait for referee report, it is now withdrawn and deposited in the arXiv."
(3)4年:我给 Management Science审过一篇文章,03年投的稿,三次major revision,好像是07年底发表的。我老板说她02年就读过这篇文章了,然后03年她拿到手上开始审稿,两次majorrevision后,她就丢给我了,然后又是一轮major revision。
(4)5年:靠,我今天刚看到一篇2003年3月投稿,2008年10月接受的,2009年3月刊出的,这这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啊。
(5)12年:这种情况在我们方向我至少见过好几次了,在我们方向审稿在两年时间绝对正常。最近还见过一篇 Receive: 29 August 1984; revised 28 November 1985;Published 1997。该杂志不刊登接受时间,不过作者在文章副注加了这样的话 "During the twelve years that look this paper to see the light of the day......."。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杂志,他的结果发表时已经被96年一篇文章盖过了,这就是他的副注想说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3769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