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沧龙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时间:2014年1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沧龙生活在白垩纪,虽然名字中也有一个“龙”,但它们并不是恐龙,而是海生爬行动物。它们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和尖锐的牙齿。在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之后,沧龙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化石。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海生爬行动物的皮肤化石,成功确定了它们皮肤的颜色。

广告
   X   

沧龙生活在白垩纪,虽然名字中也有一个“龙”,但它们并不是恐龙,而是海生爬行动物。它们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和尖锐的牙齿。在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之后,沧龙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化石。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海生爬行动物的皮肤化石,成功确定了它们皮肤的颜色。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地质系的Johan Lindgren领导了这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所有皮肤化石样本都包含了高浓度的真黑素(eumelanin),这表明海生动物的皮肤很暗,甚至是黑色的。真黑素属于黑色素中的一类,在分子上保守。

作者认为,爬行动物普遍带有暗的色素,以满足体温调节、伪装,甚至防紫外线的共同需求。

文章的作者之一,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的主任Michael Polcyn表示:“这是皮肤组织中首个报道的色素。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羽毛颜色和那些结构类型的文章发表,但确定这些身体轮廓中色素的能力很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的研究对象是5500万年的棱皮龟(leatherback turtle)、8600万年的沧龙(Mosasaur)和1.96-1.90亿年的鱼龙(ichthyosaur)化石。这些罕见的化石为次生水生动物的进化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些动物一度生存在陆地上,但在几百万年前重新进入大海。

Polcyn认为:“它强调了二次适应的海洋脊椎动物的明显趋同,也阐明了陆地脊椎动物回到海洋领域时相对狭窄的进化通道。海洋生存必须有一定的适应,而这些不同的脊椎动物采用相似的机制进化,以满足这些需求。”

在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来确定采样哪些结构。之后,他们利用一种称为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的高分辨率技术,通过用一次离子激发样品表面,释放出二次离子,从而了解样品表层的信息。最终的结果表明,那些特定的样品区域与天然真黑素所获得的图谱相吻合。

如今,Polcyn和Lindgren打算进一步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古生物学,并寻找其他类型的组织。Lindgren表示:“希望我们能得到这些动物的更清晰图像,而不仅仅是一堆抽象的化石。”(生物通 薄荷)

原文检索

Skin pigmentation provides evidence of convergent melanism in extinct marine reptiles

Nature (2014) doi:10.1038/nature12899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