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有可能会让罹患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受益。
生物通报道 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有可能会让罹患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受益。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及组织损伤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失控的炎症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并促进癌症形成。
新研究描述了一个叫做Trabid的蛋白质调控因子,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这一谜团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25日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华人科学家、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教授孙少聪(Shao-Cong Sun)博士,其主要研究领域是NF-kB参与的信号转导,在全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孙少聪说:“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调控细胞因子基因IL-12和IL-23的一个表观遗传机制,确定了Trabid是炎症性T细胞反应的一个免疫调控因子。Trabid似乎通过控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d的命运调控了组蛋白修饰。”
细胞因子是一些对细胞信号传导极为重要的小蛋白,IL-12和IL-23是炎症介质,与一些炎症性疾病有关联。孙少聪认为,Trabid和Jmjd2d有可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一类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孙少聪说:“由于慢性炎症是一个重要的癌症风险因子,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Trabid和Jmjd2d是否也在癌症形成中起作用。”
研究人员说,IL-12和IL-23一类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连接了一些先天反应和免疫反应,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相关。先天免疫系统,也称作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其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非特异性方式保护宿主抵御其他生物的感染。
锐博生物推出最全面的组蛋白修饰ChIP-seq整体服务,免费索取技术资料,咨询报价>> >>
孙少聪说:“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先天免疫系统细胞,对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性质和强度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组件,包括各种受体,这些受体可触发细胞内信号传导事件影响这些细胞的功能。先天免疫系统细胞异常生成促炎症细胞因子也可以导致一些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
孙少聪的研究小组发现,删除树突状细胞中Trabid的蛋白质编码基因Zranb1,可抑制IL-12和IL-23表达,破坏炎症性T细胞分化。这一过程保护了研究小鼠免于自身免疫炎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多灶性脱髓鞘和轴突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包括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忧郁、讲话困难、严重疲劳、认知障碍等表现,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活动性障碍和残疾。近期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在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美国St. Joseph医院及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多发性硬化症的脑部炎症过程中神经干细胞(NSCs)维持了有功能活性的自然杀伤(NK)细胞。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11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延伸阅读:天津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干细胞新发现 )。
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对现用于缓解皮肤疾病的外用药物,有可能具有另一种更引人注目的用途:引导大脑中的干细胞逆转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损伤。这一研究结果《自然》(Nature)杂志上(延伸阅读:Nature发布干细胞再生重大成果)。
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又称程序性坏死)被激活,由此指出了多发性硬化症的一个潜在治疗策略。研究结果发布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延伸阅读:细胞凋亡领域大牛袁钧瑛Cell子刊发表新成果 )。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Il12 and Il23 and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by the deubiquitinase Trabid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 12 (IL-12) and IL-23 connect innate responses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nd are also involved in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Here we describe an epigenetic mechanism for regulation of the genes encoding IL-12 (Il12a and Il12b; collectively called 'Il12' here) and IL-23 (Il23a and Il12b; collectively called 'Il23' here) involving the deubiquitinase Trabid. Deletion of Zranb1 (which encodes Trabid) in dendritic cells inhibited ind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Il12 and Il23 by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which impair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flammatory T cells and protected mice from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Trabid facilitated TLR-induced histone modifications at the promoters of Il12 and Il23, which involved deubiqutin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histone demethylase Jmjd2d. Our findings highlight an epigenetic mechanism for the regulation of Il12 and Il23 and establish Trabid as an innate immunological regulator of inflammatory T cell responses.
作者简介:
孙少聪
教授,1992年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此后赴美深造,现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NF-kB参与的信号转导,在全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已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Nature Immunology,Nature Review Immunology等发表多篇论文。孙少聪教授还担任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长期审稿人,是NIH基金长期评审人。
研究方向:
(1)炎性细胞受体信号转导机理;
(2)NF-kB信号转导通路;
(3)泛素化对炎症反应和肿瘤细胞存活的调解功能;
(4)抗癌新药靶点的鉴定和抗肿瘤药物机理。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