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髋部骨折(一种发生在髋关节部位的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和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损害)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健康难题。髋部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频发,堪称 “生命的最后一次骨折”。据预测,到 2050 年全球髋部骨折人数将激增至 626 万,在中国每年新增病例就超百万。它不仅导致患者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还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光是初次住院平均费用就约 9500 美元,后续康复护理更是高达 19000 - 66000 美元 。
而糖尿病同样来势汹汹,全球约有 5.29 亿患者,在 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里,患病率更是超 15%。它就像一颗 “健康炸弹”,严重影响心血管、肾脏、神经和眼睛等多个系统,让患者全因死亡率飙升至普通人的 6 倍。不少研究表明,糖尿病会使骨折风险大幅增加,尤其是髋部骨折。但奇怪的是,糖尿病患病时长对髋部骨折风险的影响却没有定论。有的研究说患病时间短风险增加少,有的却说没影响,还有的指出患病时间长风险才明显上升。而且,国内也缺乏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相关研究。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人员在《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hip fracture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people: a stratified cohort study from CHARLS 2011–2020” 的论文。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新诊断糖尿病和患病时长小于 6 年的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的人相比,髋部骨折风险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当糖尿病患病时长达到或超过 6 年时,髋部骨折风险会大幅增加,升高幅度高达 120%。这一结论为糖尿病患者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了关键依据,有助于医护人员更精准地制定预防策略,意义重大。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他们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中选取了 2011 - 2020 年的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过往病史和检测血液结果来判断参与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同时依据问卷中的相关问题收集髋部骨折信息。在分析数据时,使用了 Cox 比例风险模型和 Kaplan - Meier 曲线,以此来评估糖尿病患病时长与髋部骨折之间的关联,并调整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多个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
下面来详细看看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研究最终纳入了 9927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58.4 ± 8.7 岁,女性占比 54.3%。对比不同糖尿病患病时长的人群发现,患病时长≥6 年的参与者年龄最大,接受教育程度较高、居住在城镇的比例最高,饮酒量也最大,而且患心脏病、中风和肾病的比例较高,糖化血红蛋白 A1c(HbA1c,反映过去 2 - 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和血糖均值也最高。患病时长 3 - 6 年的参与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最高;患病时长 1 - 3 年的参与者中女性和患肝病的比例最高;新诊断糖尿病的参与者受教育程度最低,居住在农村的比例最高。
糖尿病患病时长与髋部骨折的关联 :经过 9 年的随访,574 名参与者发生了髋部骨折,年发病率为 642/100,000。在队列 1 中,整体来看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风险与无糖尿病者相比,没有显著增加。在队列 2 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风险未增加,而已知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显著增加了 69%。队列 3 进一步细分发现,新诊断糖尿病以及患病时长 1 - 3 年和 3 - 6 年的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均未显著增加,但患病时长≥6 年的患者风险大幅增加了 120%。趋势检验也表明,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长增加,髋部骨折风险呈上升趋势。从 Kaplan - Meier 累积曲线也能看出,糖尿病患病时长≥6 年的组中,累积髋部骨折事件可能最多。
敏感性分析 :为确保结果可靠,研究人员排除了因交通事故或重大意外伤害导致髋部骨折的参与者,重新分析后发现结果与之前相似。这说明即使排除这些特殊情况,糖尿病患病时长和髋部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依然稳定。
亚组分析 :研究人员还按照性别、年龄(以 60 岁为界)、高血压、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和关节炎等因素进行分组,开展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各个亚组中,不同糖尿病患病时长与髋部骨折的关联都没有显著差异。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这项研究首次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 CHARLS 数据库进行队列研究,深入探讨了糖尿病患病时长与髋部骨折的关系,研究结果适用于中国中老年人社区人群。它明确了糖尿病患病时长和髋部骨折风险的关系,为预防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提供了有力依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时长,更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安排定期骨密度检测和骨折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干预。
不过,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没有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检测,可能会漏诊部分潜在糖尿病患者;研究中也未区分 1 型和 2 型糖尿病,但好在中国 90%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 2 型糖尿病;而且受样本量和数据缺失的限制,未将糖尿病治疗方式纳入混杂因素进行分析。未来还需要更大样本量、涵盖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糖尿病患病时长与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研究已经为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研究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