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蚊子传播的病毒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人受到威胁,数百万人因此丧生。在非洲,这些疾病的实际情况被严重低估,报告病例远少于实际发生数。在埃塞俄比亚,曾多次爆发如黄热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作为多种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疾病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人们对埃及伊蚊在埃塞俄比亚南方阿法尔地区的分布、吸血偏好以及对病毒的易感性等方面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这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无法准确找到防控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来自阿克利卢・莱玛病理生物学研究所(Aklilu Lemma Institute of Pathobiology)、马图大学(Mattu University)和阿玛尔・汉森研究所(Armauer Hansen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 Mohammed Seid、Esayas Aklilu、Yohannes Negash 等人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蚊子采集方面,使用 Prokopack 吸虫器,在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每月在阿瓦什・塞巴特(Awash Sebat)、阿瓦什・阿尔巴(Awash Arba)和韦雷尔(Werer)三个城镇的房屋室内外进行采集。对于蚊子的分类鉴定,通过形态学特征进行区分,确定其所属的属和种。在检测血源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而检测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状况,则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
在研究结果方面,首先是蚊子种类组成。研究共收集到 2745 只成年蚊子,其中埃及伊蚊占比 52.2%,库蚊(Culex)占 47.1% ,按蚊(Anopheles)占 0.7%。在不同城镇中,阿瓦什・塞巴特收集到的蚊子数量最多,且该地区埃及伊蚊雌性比例最高。
其次是埃及伊蚊的栖息环境和腹部状态。室外收集到的埃及伊蚊雌性个体数量(556 只,占 66%)多于室内(286 只,占 34%)。轮胎是埃及伊蚊最喜爱的室外栖息场所,在阿瓦什・塞巴特,从轮胎上收集到的埃及伊蚊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场所。此外,不同发育阶段的埃及伊蚊在不同栖息环境中的分布也有所不同,新鲜进食的埃及伊蚊较多地在轮胎上被捕获,半饱卵的埃及伊蚊在植被和轮胎上较多,而饱卵的埃及伊蚊主要在轮胎上发现。
再者是埃及伊蚊的季节和月度变化。研究发现,埃及伊蚊的数量在 2022 年 7 月至 10 月期间显著增加,9 月达到高峰。这与当地的雨季(6 月 - 9 月)相吻合,雨季为埃及伊蚊提供了丰富的繁殖场所,使其密度明显上升。
然后是埃及伊蚊的血源。对 145 只新鲜进食和半饱卵的埃及伊蚊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人类血液指数(HBI)为 36.7%,牛血液指数(BBI)为 12.4%,还有 10.3% 是人类和牛血液的混合来源。不同城镇的埃及伊蚊血源存在差异,但室内外收集的埃及伊蚊在人类和牛血液摄取比例上并无显著差异。
最后是病毒检测结果。对 1166 只埃及伊蚊进行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尽管如此,考虑到埃及伊蚊在研究地区的高密度,尤其是在 2022 年 8 月至 10 月期间,该地区仍存在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其他病毒疾病传播的高风险。
综合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埃及伊蚊在研究地区的城镇中是最常见的蚊种,且大量存在于室外,特别是轮胎上。其繁殖高峰期集中在雨季的几个月,并且埃及伊蚊会吸食人类和牛的血液。这表明在埃塞俄比亚南方阿法尔地区,实施针对埃及伊蚊的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雨季,清除轮胎等潜在的栖息和繁殖场所,可以有效降低埃及伊蚊的密度,从而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的传播。同时,由于本次研究中未检测到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但基于埃及伊蚊的高密度,该地区仍需定期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这项研究为当地蚊媒疾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保障当地居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