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研究的领域中,如同神秘的未知海域,隐藏着许多亟待探索的奥秘。近年来,m
6A 修饰(一种在 RNA 分子上的甲基化修饰,对基因表达调控起着关键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被揭示。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mRNA 结合蛋白家族(IGF
2BP 家族)作为 m
6A 的读取蛋白,在肿瘤发展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
过往研究发现,IGF2BP 家族既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如在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增强肿瘤细胞恶性表型;但在某些肿瘤中又呈现出抑制肿瘤的特性,像在乳腺癌、胆囊癌中,高表达的 IGF2BP1 反而抑制肿瘤生长。同时,IGF2BP 家族在肿瘤免疫过程中也参与其中,影响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面对这些矛盾和未知,深入研究 IGF2BP 家族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奥秘,更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向。
深圳光明区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深入探究 IGF2BP 家族在肿瘤中的复杂角色,开展了一项全面的泛癌分析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scover Oncology》杂志上,为肿瘤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从多个公开数据库(如 TCGA、GEO、SRA 等)获取多种肿瘤的 RNA 测序数据、临床信息数据、突变数据和甲基化数据;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包括差异表达分析、生存分析、突变分析、甲基化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免疫相关性分析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 IGF2BP 家族在不同肿瘤中的差异表达:通过对比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发现 IGF2BP 家族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但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例如在乳腺癌(BRCA)、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CPG)等肿瘤中,IGF2BP1 和 IGF2BP3 表达上调,而 IGF2BP2 表达下调;在甲状腺癌(THCA)中,IGF2BP3 表达下调,IGF2BP1 和 IGF2BP2 表达上调。
- IGF2BP 家族在多种肿瘤中的临床意义:对基因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时间和病理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 9 种肿瘤(如膀胱癌 BLCA、肾透明细胞癌 KIRC 等)中,IGF2BP1/2/3 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在部分肿瘤(如 BLCA 和 LUAD)中,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随着分期增加而升高。
- IGF2BP 家族在不同肿瘤中的基因改变:分析基因在不同肿瘤中的突变状态,发现 IGF2BP1/2/3 在大多数肿瘤中的基因突变频率较低(<7%),主要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和扩增突变。在肺鳞癌(LUSC)中,IGF2BP2 基因扩增频率超过 30%。此外,不同成员的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不同,IGF2BP2 突变与不良预后相关,IGF2BP1 突变似乎与较好预后相关,而 IGF2BP3 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不显著。
- IGF2BP 家族在部分肿瘤中的甲基化水平差异:研究 DNA 甲基化水平(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可影响基因表达),发现 IGF2BP1/2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高于相邻正常组织,而 IGF2BP3 在部分肿瘤中甲基化水平降低。且在所有肿瘤中,IGF2BP1/2/3 表达与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在多数肿瘤中,低甲基化水平的 IGF2BP1/2/3 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但在 THCA 中,IGF2BP2 高甲基化与不良预后相关。
- IGF2BP 家族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对 IGF2BP 家族的相互作用蛋白编码基因和共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参与转录和翻译调控、细胞周期调节、DNA 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还与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 AMPK、Hippo、PI3K-Akt 等)相关。
- IGF2BP 家族表达与不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研究发现 IGF2BP1/2/3 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在不同肿瘤中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同时,其表达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类在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的表达也存在相关性,在部分肿瘤(如 BLCA、BRCA 等)中呈正相关,在另一些肿瘤(如 ESCA、HNSC 等)中呈负相关。
- 评估 IGF2BP 家族在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作用:分析 IGF2BP 家族表达与免疫检查点活性的相关性,发现其在不同肿瘤中表现不同。在部分肿瘤(如 BLCA、BRCA 等)中,高表达的 IGF2BP1/2/3 与免疫抑制相关标志物(PD-L1 和 CTLA-4)水平增加有关。此外,在不同肿瘤中,IGF2BP1/2/3 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在膀胱癌、乳腺癌和结肠癌中,免疫治疗 responders 中 IGF2BP1/2/3 表达较高,而在黑色素瘤中则相反。
- IGF2BP 家族表达与肿瘤突变负荷(TMB)/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在部分肿瘤中,IGF2BP1/2/3 表达与 TMB 呈显著正相关,与 MSI 在某些肿瘤(如 BRCA、COAD 等)中存在显著相关性。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IGF2BP 家族对一些常见化疗药物(如 alvocidib、dasatinib、trametinib 和 selumetinib)敏感。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IGF2BP 家族在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异常高表达通过调节转录后修饰,参与细胞周期变化、增殖、DNA 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促进肿瘤进展。同时,IGF2BP 家族在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检查点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不同公共数据集可能引入系统偏差,肿瘤的生物异质性影响结论的普遍性,缺乏体内外实验验证等。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充分挖掘 IGF2BP 家族在肿瘤诊疗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