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果蝇β多样性分异机制: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公园的物种周转主导格局

时间:2025年4月30日
来源:Urban Ecosystems

编辑推荐:

针对城市化导致的生物同质化问题,来自巴西联邦区(Cerrado生物多样性热点核心区)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7个城市公园与3个生态保护区的41种果蝇(24,000余个体),揭示β多样性差异89%(Jaccard)和99.9%(Bray-Curtis)由物种周转驱动,地理距离无显著影响。该研究为生态廊道等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协同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广告
   X   

城市化进程深刻重塑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特化种衰退而广布种(尤其外来种)占据优势。这项研究聚焦巴西联邦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Cerrado的核心地带),对比分析了7座城市公园与3处生态保护区内果蝇(Drosophilidae)群落的β多样性分异机制。通过对24,000余个体(41个物种)的捕获数据分析发现:保护区与公园间的群落差异主要源于物种周转(turnover)效应,其在Jaccard(存在/缺失数据)和Bray-Curtis(丰度数据)指数中的贡献率分别高达89%和99.9%。有趣的是,地理距离并未显著影响群落差异格局,暗示局部环境质量与景观异质性才是关键驱动因子。

研究观察到少数广布种(含本土种与外来种)的统治现象,印证了城市生物群落同质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但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环境健康指示种的Drosophila willistoni在公园中的存活,揭示了城市绿地作为本土物种避难所的潜力。研究者强调,尽管直线距离影响不显著,但构建生态廊道能有效削弱城市基质造成的隔离,增强公园与保护区间的功能连通性,为本土物种开辟更优扩散路径。该成果为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突显跨生态系统整合管理的迫切性。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