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凝胶递送氯化地喹铵:兼具抗菌与控释性能的创新疗法

时间:2025年5月9日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编辑推荐:

氯化地喹铵(DQC)因溶解性差、降解快、半衰期短,治疗应用受限。研究人员开发纳米凝胶递送系统,该系统包封率达 90%,24h 累积释放 86.23%,抗菌效果优于游离药物,有望成为先进抗菌控释给药系统。

广告
   X   

氯化地喹铵(DQC)是一种强效抗菌剂,但由于其溶解性差、降解迅速且半衰期短,限制了它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在这项研究中,研发了一种基于纳米凝胶的递送系统,目的是提高 DQC 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并实现其控释,进而增强抗菌效果。
合成纳米凝胶时使用了卡波姆 940(Carbopol 940)和聚乙二醇 6000(PEG 6000)。对制备的纳米凝胶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药物包封率和释放动力学等方面的表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 X 射线衍射(XRD)证实了 DQC 成功被包封且呈无定形状态,热重分析(TGA)则验证了纳米凝胶热稳定性有所提升。
该纳米凝胶的包封率高达 90%,药物按照非菲克扩散机制持续释放,24 小时内的累积释放率为 86.23%。在抗菌活性测试中发现,相较于游离药物溶液,制备的纳米凝胶制剂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效果更好。
因此,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开发的纳米凝胶制剂可被视为一种具有价值的先进抗菌递送系统,具备药物控释功能。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