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人参(Panax ginseng)不定根(ARs)培养的营养因子,确定了固体培养基和摇瓶中促进生物量的最佳宏量/微量元素配比(0.75×MS培养基,NH4+/NO3-为7.5:22.5 mM)。研究发现5L生物反应器培养可积累1.13%总皂苷和20.9%多糖,且甲基茉莉酸(MJ)双阶段培养显著提升人参皂苷(Rb/Rg2)含量,其抗氧化活性(EC50)优于田间植株,为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优质原料。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的不定根(ARs)在改良版MS培养基中展现出惊人潜力!科学家们通过精准调控培养基成分(0.75倍宏量元素+1.0倍微量元素),特别是将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比例锁定在7.5:22.5 mM时,不定根的侧根数量和生物量显著提升。当规模放大到5升生物反应器时,这些"实验室培育的人参宝宝"竟然积累了1.13%的总皂苷和20.9%的多糖——这可是传统种植人参的强劲竞争对手!
更令人振奋的是,当研究人员祭出"植物激素魔法"——添加100 μM甲基茉莉酸(MJ)进行双阶段培养时,人参皂苷家族中的Rb和Rg2成员含量飙升至新高度。这些培养物还是隐藏的"抗氧化战士",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EC50)远超田间生长的老前辈。元素分析报告显示,这些不定根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还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堪称集营养与安全于一身的"超级食品原料"。这项研究为功能性食品开发开辟了新赛道,未来或许能在实验室里批量生产"高配版"人参成分!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