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存储中质子交换膜(PEM)的环保性和性能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交联的非氟化膜,并集成到3D打印的可逆氯碱电池中。研究表明,提高Cs浓度可降低电解模式能耗(法拉第效率>95%),同时提升H2 /Cl2 燃料电池功率密度(达1.8 mW/cm2 ),性能媲美商用Nafion 117膜。该技术为绿色氢能存储和CO2 固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随着欧盟《绿色新政》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间歇性能源存储成为关键挑战。传统氟化膜(如Nafion)虽性能优异,但存在环境污染风险。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发表研究,开发了基于PVA/Cs交联的环保膜,用于可逆氯碱电池系统EDEN®。
研究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电池结构,通过正电子湮灭光谱(PALS)分析膜自由体积,并测试了电解制氢(50 mA/cm2
)和H2
/Cl2
燃料电池(0.5V)双模式性能。
【膜结构特性】
PALS显示Cs浓度增加使自由体积扩大(0.025→0.04 nm3
),玻璃化温度降低,促进质子传导。20 wt% Cs膜水吸收达126%,显著高于Nafion 117(30%)。
【电化学性能】
电解模式下,20 wt% Cs膜能耗最低,法拉第效率95%;燃料电池模式下功率密度达1.89 mW/cm2
,与Nafion相当。阻抗谱显示其电荷转移电阻(4.5-6.5Ω)低于Nafion(12.3-12.7Ω)。
【环境应用】
阴极室pH达10-11,生成的NaOH可固定CO2
形成HCO3
-
,系统兼具碳捕获功能。
该研究首次证实非氟化PVA/Cs膜在可逆氯碱系统中的双重功能,为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了环保解决方案。未来需优化Cs含量平衡性能与稳定性,并开展长期耐久性测试。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