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解决有机染料污染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构建AgBr/Br掺杂g-C3 N4 异质结压电-光催化剂,结合分板气升反应器(split-plate airlift reactor)实现高效降解亚甲基蓝(MB)。该研究通过Z型异质结(Z-scheme)和压电极化效应协同提升电荷分离效率,60分钟内降解率达99.7%,且循环5次后活性仅降至95.6%,为环境修复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研究背景与意义
有机染料污染对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亚甲基蓝(MB)作为典型多环芳香化合物,可引发呕吐、呼吸困难等健康问题。传统处理方法如微生物降解和吸附效率有限,而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虽能利用太阳能驱动降解,但面临电荷快速复合、材料稳定性差等瓶颈。石墨相氮化碳(g-C3
N4
)因其2.7 eV带隙和化学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但其低比表面积和弱氧化还原能力限制了应用。与此同时,溴化银(AgBr)虽具有可见光响应特性,却易发生光腐蚀(Ag+
还原为Ag0
)。如何通过材料改性与反应器设计协同提升降解效率,成为环境催化领域的关键挑战。
研究方法与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热聚合法制备Br掺杂g-C3
N4
,并采用沉淀法构建不同重量百分比(10-40 wt%)的AgBr/Br-g-C3
N4
异质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材料结构,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自由基捕获实验验证反应机制。降解实验在自主设计的分板气升反应器中完成,结合可见光照射与超声震荡实现压电-光催化协同作用。
研究结果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通过Br掺杂优化g-C3
N4
的电子结构,与AgBr构建的Z型异质结结合压电效应,实现了“材料-反应器”双创新。气升反应器的低能耗特性(无需机械搅拌)与催化剂的高稳定性(5次循环后活性保持95.6%),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可规模化应用的解决方案。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为多场耦合(光-声-流体)催化体系设计提供了范式。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