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公共宏基因组数据,揭示了地衣与Chaetothyriales目黑色酵母样真菌的广泛共生关联。研究人员利用122个已知分子标记和11个新设计的条形码,对SRA数据库中2,888份地衣样本进行比对,发现Cladophialophora、Cyphellophora和Exophiala等属真菌在全球11个生物项目中的分布。该研究为理解极端环境下真菌-地衣互作机制及黑色酵母的"双重生态"特性(环境定植与机会致病)提供了新证据,对探索微生物资源开发和病原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
地衣作为真菌与藻类/蓝细菌的共生体,长期被视为极端环境中的生命奇迹。然而,其共生体系中黑色酵母样真菌(Chaetothyriales目)的作用机制却鲜为人知。这类真菌既能在石油污染等恶劣环境生存,又可导致人类机会性感染,这种"双重生态(dual ecology)"特性使其成为研究热点。但传统培养方法难以分离这类微生物,且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的高变异性阻碍了精确鉴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SRA数据库中2,888份地衣宏基因组样本。采用122个文献报道的分子标记(含ITS1/ITS2区27-50bp短片段)和11个新设计的Cladophialophora/Paracladophialophora属特异性条形码,通过局部BLASTn(v2.6.0+)进行100%匹配筛选。结合SWeeP无比对序列分析方法,在11个全球生物项目中鉴定出Cladophialophora、Cyphellophora和Exophiala等属的环境DNA。这些发现证实了黑色酵母在地衣极端环境适应中的潜在作用,为理解微生物共生网络提供了新视角。
主要技术方法
研究团队从NCBI SRA数据库获取"metagenome lichen"相关项目,筛选含ITS扩增子测序数据的样本。使用133个分子标记(含11个新设计条形码)进行BLAST比对,设置覆盖度阈值和100%一致性要求。采用SWeeP方法进行无比对序列分析,验证黑色酵母与地衣的共生关系。
Metabarcoding database
通过SRA数据库构建包含139个生物项目的元数据库,重点关注ITS区域测序数据。筛选标准包括公开可用的DNA序列和明确的地衣环境来源,最终确定8,177条有效序列用于分析。
Results
在11个生物项目中鉴定出10个物种,分属Cladophialophora、Cyphellophora和Exophiala三属。其中Cladophialophora reads占比最高,证实该属真菌与地衣存在广泛共生关系。这些物种同时具有环境适应性和潜在致病性,印证了"双重生态"假说。
Discussion
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计算机模拟揭示Chaetothyriales真菌在地衣中的普遍存在。这些黑色酵母可能通过细胞壁黑色素(melanin)积累帮助地衣抵抗辐射和干旱。该发现不仅拓展了对地衣共生复杂性的认知,也为理解病原真菌的环境起源提供了线索。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通过创新性的计算机模拟策略,突破了传统培养技术的限制,证实Chaetothyriales目真菌是地衣共生体系的重要组成。这些具有"双重生态"特性的微生物,既是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关键参与者,也是潜在的人类机会致病菌。研究成果为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医药开发及环境-临床病原传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分子标记库的建立将助力未来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发表于《Fungal Biology》,其方法论框架可推广至其他难培养微生物的系统研究。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