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恰加斯病筛查在非流行区的成本效益分析:意大利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公共卫生策略评估

时间:2025年10月2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欧洲日益突出的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 CD)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构建贝叶斯决策树模型,首次评估了意大利对拉丁美洲裔孕妇开展先天性恰加斯病(cCD)筛查的成本效益。结果表明筛查策略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为15,193英镑/QALY,远低于意大利可接受阈值(30,000-50,000英镑),证实其具有显著经济性和临床价值,为制定国家级筛查计划提供了关键证据支撑。

广告
   X   

随着跨国移民潮的兴起,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引起的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 CD)已成为欧洲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在非流行国家,母婴垂直传播已成为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意大利作为欧洲第二大拉丁美洲移民接收国,预估疾病感染率高达3.5%,但当前仅存在零散的地区性筛查试点,缺乏国家级的统一防控策略。更严峻的是,由于医疗工作者临床经验不足、高风险人群筛查可及性受限,以及疾病慢性期漫长的无症状特征,多数病例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先天性恰加斯病(congenital Chagas disease, cCD)若未获早期治疗,将可能进展为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或胃肠道病变,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首个针对意大利情境的先天性恰加斯病筛查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构建贝叶斯决策树模型,他们比较了“筛查”与“不筛查”两种策略的长期经济与健康产出。研究表明,对拉丁美洲裔孕妇进行系统筛查不仅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基于意大利国家卫生服务(NHS)视角的贝叶斯决策树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概率敏感性分析(PSA),模型参数整合了拉丁美洲移民流行病学数据、医疗成本 tariff 及来自流行区的效用值(QALY权重),并通过Gelman-Rubin统计量和有效样本量(ESS)评估模型收敛性。目标人群为意大利境内具有流行病学风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
研究结果
Base case results
对1000名拉丁美洲孕妇的新生儿队列分析显示,筛查策略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为15,192英镑/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95% CI: 14,885–15,552),远低于意大利公认的成本效益阈值范围(30,000–50,000英镑),表明筛查具有显著经济性。
Sensitivity analysis
概率敏感性分析中,大多数模拟点位于成本效果平面的东北象限,表明筛查策略虽成本更高但健康收益更大。当支付意愿阈值(WTP)高于15,192英镑/QALY时,筛查成为最优选择的概率达69%。即便在感染率升至7.5%的敏感度分析中,筛查仍保持成本效益优势。
Value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在50,000英镑/QALY的WTP阈值下,完美信息期望值(EVPI)为每人206英镑,表明进一步研究可降低决策不确定性。部分完美信息期望值(EVPPI)显示,疾病不确定形式进展概率是最关键的不确定性来源。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诊断显示参数链收敛良好,R-hat值接近1,有效样本量(ESS)接近15,000,证实模型结果稳健可靠。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意大利对高风险孕妇开展恰加斯病筛查是一项符合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该策略不仅可节省长期医疗成本,更能显著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3(消除被忽视热带病)高度契合。筛查规划的实施需多层级协作:国家层面需制定筛查法规并确保资源分配;地方层面需建立护理路径及数据监测系统;临床层面需加强医务人员疾病认知培训。
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模型未纳入治疗后未来妊娠的传播减少效应;效用值数据源自流行区而非欧洲;未考虑社会成本及筛查兄弟姐妹的附加效益。此外,假设的100%新生儿治疗疗效虽基于90%以上的真实治愈率,可能略微高估干预效果。
尽管如此,该研究为意大利及其他非流行国家制定先天性恰加斯病筛查政策提供了关键证据,突出了在全民医疗覆盖体系下关注少数族群健康公平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应聚焦非流行区患者生命质量评估、动态移民模型构建以及筛查接受度与可行性分析,以进一步优化防控策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