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永不启动愈合的创伤——慢性组织损伤反应驱动功能衰退的新视角

时间:2025年10月2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奥地利Ludwig Boltzmann创伤研究所Mikolaj Ogrodnik团队提出的衰老新理论。研究通过多器官比较分析,揭示衰老器官呈现与急性损伤相似的炎症反应、细胞衰老、免疫细胞浸润等特征,提出"衰老即永不启动愈合的创伤"的创新框架。该研究为理解衰老机制提供了统一视角,并为年龄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广告
   X   

当我们谈论衰老时,往往会联想到皱纹增生、器官功能衰退和各种老年疾病。然而衰老背后的生物学本质究竟是什么?传统理论仅能解释部分衰老现象,使得现有干预措施在哺乳动物模型中仅能延长寿命几个到十几个百分点。奥地利Ludwig Boltzmann创伤研究所的Mikolaj Ogrodnik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观点:衰老本质上是一个"永不启动愈合的创伤"。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皮肤、肝脏和大脑等器官对急性损伤的反应与衰老过程的相似性,发现衰老器官表现出与损伤修复早期阶段惊人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衰老器官持续处于损伤反应的炎症阶段,无法进入真正的修复阶段。这一理论为理解衰老提供了统一框架,并为开发新型抗衰老策略指明了方向。
研究团队采用多器官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皮肤切割伤、肝脏部分切除和脑针损伤模型的观察,结合人类术后组织样本的表观遗传时钟分析(epigenetic aging clock),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系统比较了损伤反应与衰老过程的分子特征相似性。

组织损伤反应的本质

研究表明,组织损伤后的愈合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其中炎症阶段表现出高度保守的特征,包括组织溶解(histolysis)、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浸润、脂滴(LDs)沉积和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诱导。这些过程通过降解受损组织成分(清创作用)和细胞外基质(ECM)重塑,为后续修复创造条件。

器官特异性损伤反应模式

皮肤损伤后形成血凝块作为临时基质,边缘细胞死亡并经历组织溶解,释放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肝脏"再生"实际上是无方向的补偿性增殖,涉及瞬时再生相关脂肪变性(TRAS)。大脑损伤后则主要由胶质细胞主导反应,形成胶质瘢痕,新生成的神经元难以整合到现有回路中。

衰老与损伤反应的分子表型重叠

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重大手术等应激条件会加速衰老进程。衰老器官普遍存在炎症(特别是IL-6和TNF-α升高)、脂滴积累、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衰老等特征,这些都与损伤反应高度一致。甚至在阿尔茨海默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年龄相关疾病中,这些损伤样表型进一步加剧。

形态学改变的共同特征

衰老通常与组织萎缩相关,这与修复相关的组织生长看似相反。但损伤早期实际上也涉及组织溶解和清创过程。衰老器官中功能组织向脂肪或纤维组织的转化,ECM重塑和纤维化沉积,都与损伤反应核心过程相似。衰老相关损伤的持续性导致器官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通路水平的证据支持

所有核心衰老干预通路都被发现是处理器官损伤所必需的:mTOR抑制延缓衰老但阻碍愈合;Erk通路是损伤反应主要驱动者但促进长寿;热量限制延长寿命但减缓愈合过程;清除衰老细胞延长愈合时间但同时延长寿命。

衰老器官"损伤样感知"的分子基础

细胞外成分的不可替代性和异质性改变(如氧化应激和糖化造成的断裂和修饰)可能被识别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导致损伤反应的慢性激活。细胞内损伤的检测也可能使细胞错误感知处于损伤附近状态。

与癌症的深刻联系

作为最常见的年龄相关疾病,癌症被称为"永不愈合的创伤",经常发生在损伤部位或作为愈合过程的结果。衰老诱导的癌症可能是衰老器官"损伤样"表现的另一个侧面。抗衰老治疗(减少"损伤样"特性)可降低癌症风险,表明抑制衰老器官中的损伤反应可能防止从炎症阶段向增殖阶段的过渡。

诱导再生而非愈合的新策略

再生与愈合的区别在于重新特化现有细胞以替代缺失细胞的能力。通过引入FGF和BMP家族分泌因子或重编程方法强制去特化,可能将损伤反应从愈合转向再生。具有显著再生能力的生物体表现出可忽略的衰老。
研究结论表明,衰老过程中器官被锁定在"愈合过程"的早期阶段,表型上对应于炎症期。这种状态下激活的损伤反应包括细胞衰老诱导、炎症、脂滴沉积、ECM重塑、组织溶解和免疫细胞浸润。衰老器官的"损伤样"感知可能源于累积损伤或其直接后果(DAMPs和PAMPs)。虽然现有抗衰老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损伤反应,但这一概念可能为进一步进展提供额外的研究途径。理想情况下,未来的衰老研究将超越沉默衰老器官损伤样状态的损伤反应,转向通过再生解决衰老的根本原因。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统一框架来理解衰老过程,将衰老定义为一种渐进形式的组织损伤,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缓解衰老(通过抑制损伤反应)或治疗衰老(通过解决这些反应和再生组织)的干预措施。该理论不仅与衰老的进化假设(特别是拮抗多效性)相一致,还为开发针对年龄相关疾病、癌症和衰老过程的新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