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4978例强化治疗AML患者队列中骨髓增生异常相关基因突变的差异预后影响研究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来源:Leukemia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ELN 2022将骨髓增生异常相关基因突变统一归为不良预后分类的临床争议,通过对欧洲多中心4978例强化治疗AML患者进行基因特异性预后分析,发现SRSF2和STAG2突变预后接近中危组,而ASXL1/RUNX1/SF3B1/U2AF1突变保持高危特征,为AML精准风险分层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广告
   X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领域,风险分层始终是决定治疗策略的核心环节。2022年欧洲白血病网(ELN)更新了风险分类标准,首次将一组与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基因突变(MR基因突变)统一划归为不良预后类别。这一分类基于这些突变与继发性AML的密切关联及其既往研究中显示的不良预后特征。然而,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同MR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将所有MR基因突变"一刀切"地归为高危组是否合理,成为血液学界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由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医院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成果发表于《Leukemia》杂志。研究人员汇集了来自德国、法国、捷克和奥地利五个合作研究组的4978例接受强化治疗的AML患者数据,这是目前针对MR基因突变预后价值的最大规模分析队列。
研究团队采用多中心数据整合与标准化统计分析策略,重点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通过欧洲多中心合作构建了4978例强化治疗AML患者队列,采用染色体 banding、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分子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使用STATA和Python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可视化,利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生存差异,并按照ELN 2022标准进行风险分层比较。
患者特征与MR基因突变谱
研究队列中34.1%(1698例)患者携带至少一种MR基因突变,其中RUNX1突变最为常见(12%),其次为ASXL1、SRSF2等。MR基因突变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更易伴发继发性AML,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和原始细胞比例较低,但复杂核型比例较低。
MR基因突变的整体预后影响
携带MR基因突变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低于非突变组(65.7% vs 77.7%),且无事件生存(EFS)、无复发生存(RFS)和总生存(OS)均显著缩短。但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这种差异在EFS和RFS上消失,仅OS仍较差。
分组MR基因突变与ELN 2022风险分层比较
当排除同时存在其他风险定义标志物的患者后,单纯MR基因突变患者预后显著优于传统ELN不良风险组,但差于中危组,其生存结局介于两者之间。
个体MR基因突变的差异预后模式
研究最关键的发现是不同MR基因突变具有明显异质性预后影响:ASXL1、RUNX1、SF3B1和U2AF1突变患者预后与不良风险组相当;SRSF2和STAG2突变预后与中危组相似;而BCOR、EZH2和ZRSR2突变预后介于中危与高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强调MR基因突变在AML预后判断中的重要价值,但反对将其视为单一同质实体。特别是SRSF2和STAG2突变表现出相对良好的预后特征,更接近中危而非高危范畴,这一发现对现行ELN风险分层系统提出了重要修正建议。该研究为AML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证据,提示未来风险分层应充分考虑个体MR基因突变的特异性,避免过度将某些突变患者归类为高危而接受不必要的强化治疗。尽管存在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但这项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为AML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依据。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