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代谢组学方法在2型糖尿病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Metabolomics

编辑推荐:

本综述系统梳理了2014-2024年间关于2型糖尿病(T2D)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KD)的代谢组学研究,通过荟萃分析鉴定出氨基酸代谢紊乱是核心特征,其中鸟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等关键代谢物水平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如异亮氨酸:0.76[0.50, 1.03], p<0.00001),为DKD早期生物标志物开发提供了重要方向。

广告
   X   

Abstract
Aim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检测对于预防不可逆的肾脏损伤至关重要。尽管已有大量DKD代谢物谱研究,但结果仍不一致。本荟萃分析旨在识别一致的失调代谢物,作为2型糖尿病(T2D)诱导的DK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Materials and methods
遵循PRISMA指南,对2014年至2024年间涉及T2D和DKD的人类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质量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气泡图用于确定主要的代谢物类别。MetaboAnalyst 5.0软件用于通路和富集分析,而RevMan v5.4软件用于进行荟萃分析。
Results
氨基酸是在T2D和DKD中研究最多的代谢物类别。富集分析强调了甘氨酸和丝氨酸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以及甲硫氨酸代谢是主导通路。荟萃分析显示,较低的鸟氨酸水平(-0.50 [-0.91, -0.10], p = 0.01)和较高的异亮氨酸水平(0.76[0.50, 1.03], p < 0.00001)与T2D相关。相反,较低的甲硫氨酸(-0.32 [-0.57, -0.08], p = 0.01)、酪氨酸(-0.73 [-1.28, -0.17], p = 0.01)和缬氨酸(-2.32 [-2.99, -1.66], p = 0.009)水平与DKD相关。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在T2D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与白蛋白和肌酐水平存在关联,但在DKD中未发现此关联。
Conclusions
这些已识别的代谢物有潜力作为T2D诱导的DKD的早期标志物。然而,将这些代谢物用于临床目的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
Aim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检测对于预防不可逆的肾脏损伤至关重要。尽管已有大量DKD代谢物谱研究,但结果仍不一致。本荟萃分析旨在识别一致的失调代谢物,作为2型糖尿病(T2D)诱导的DK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Materials and methods
遵循PRISMA指南,对2014年至2024年间涉及T2D和DKD的人类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质量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气泡图用于确定主要的代谢物类别。MetaboAnalyst 5.0软件用于通路和富集分析,而RevMan v5.4软件用于进行荟萃分析。
Results
氨基酸是在T2D和DKD中研究最多的代谢物类别。富集分析强调了甘氨酸和丝氨酸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以及甲硫氨酸代谢是主导通路。荟萃分析显示,较低的鸟氨酸水平(-0.50 [-0.91, -0.10], p = 0.01)和较高的异亮氨酸水平(0.76[0.50, 1.03], p < 0.00001)与T2D相关。相反,较低的甲硫氨酸(-0.32 [-0.57, -0.08], p = 0.01)、酪氨酸(-0.73 [-1.28, -0.17], p = 0.01)和缬氨酸(-2.32 [-2.99, -1.66], p = 0.009)水平与DKD相关。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在T2D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与白蛋白和肌酐水平存在关联,但在DKD中未发现此关联。
Conclusions
这些已识别的代谢物有潜力作为T2D诱导的DKD的早期标志物。然而,将这些代谢物用于临床目的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