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中猴痘幸存者特异性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特征及意义

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Cell Reports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HIV感染者面临严重猴痘感染风险的问题,开展了MPXV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通过ICS等技术发现,HIV+猴痘幸存者产生多功能Th1型CD4 T细胞和具细胞毒潜能的CD8 T细胞,且抗体应答水平显著。特别发现既往天花/猴痘疫苗接种可增强抗体交叉反应性。该研究为免疫缺陷人群的猴痘防护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广告
   X   

当2022年猴痘病毒(MPXV)在全球爆发时,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数据显示,这类免疫缺陷患者不仅感染风险更高,更易发展为危及生命的重症猴痘,其中CD4计数低于200个/μL的患者死亡率尤为惊人。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在免疫系统受损的HIV感染者体内,猴痘感染能否激发有效的保护性免疫?这种免疫应答的质量如何?能否为后续疫苗策略提供启示?
为解答这些问题,Emory大学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了突破性研究。他们招募了15名HIV阳性猴痘幸存者,通过与未感染猴痘的HIV阳性对照组比较,系统分析了MPXV特异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特征。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即使存在免疫缺陷,猴痘感染仍能触发强大的多功能T细胞和中和抗体反应,且既往疫苗接种可显著增强抗体交叉保护能力。
研究采用多项关键技术:通过优化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方法检测T细胞多功能性;建立全病毒ELISA法评估抗体结合能力;采用斑块减少中和试验(PRNT)测定中和抗体滴度;所有样本均来自Emory艾滋病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的HIV感染者队列。
PLWH诱导强烈的CD4和CD8 T细胞应答
通过优化的16小时刺激方案,研究人员成功检测到HIV感染者中MPXV特异性T细胞应答。所有15名猴痘幸存者均产生CD4或CD8 T细胞反应,频率达0.01%-0.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改良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VA)刺激时,CD8 T细胞应答强度显著高于多肽池刺激。该方法灵敏度达97%,特异性72%,为免疫缺陷人群的T细胞检测建立了新标准。
MPXV特异性CD4 T细胞具有优于CMV的多功能性
深入分析发现,MPXV特异性CD4 T细胞能同时产生IFN-γ、TNF-α和IL-2,其多功能性显著优于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CD4 T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胞还表达穿孔素(perform)和CD107a,显示具备细胞毒潜力。这表明急性MPXV感染诱导的CD4 T细胞质量甚至优于某些慢性病毒感染。
CD8 T细胞应答强度较低但具强大细胞毒潜能
虽然MPXV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低于HIV Gag和CMV pp65特异性应答,但其细胞毒特性毫不逊色。约40%-90%的IFN-γ+ CD8 T细胞共表达穿孔素,显示强大的杀伤潜力。这种"质优量少"的特征提示CD8 T细胞在控制感染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强大的结合和中和抗体应答
血清学分析显示,所有猴痘幸存者均产生高滴度MPXV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较对照组高2.7个对数级。13/15患者检测到MPXV中和活性,14/15对痘苗病毒(VV)中和滴度>1:50——接近天花保护关联滴度(1:32)。值得注意的是,抗体水平随时间下降,且HIV病毒载量与中和滴度呈负相关,提示免疫控制对抗体持久性的重要性。
既往疫苗接种增强抗体交叉反应性
7名有天花疫苗或JYNNEOS接种史的患者显示更强的抗体交叉反应。其MPXV结合抗体和VV中和滴度显著高于单纯感染组,且抗体衰减更慢。特别令人惊讶的是,三名童年接种天花疫苗(距研究50年以上)的患者仍保持这种优势,显示疫苗诱导的记忆B细胞具有极强持久性。
讨论与展望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HIV感染者猴痘后的免疫应答图谱,挑战了"免疫缺陷等于免疫无能"的传统认知。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发现CD4 T细胞的多功能特性可能是控制MPXV感染的关键,这解释了为何CD4计数极低的患者预后最差。
研究同时揭示混合免疫(疫苗+感染)的优势:既往疫苗接种不仅增强抗体广度,还影响CD4 T细胞表位选择偏向交叉保守性。这为当前猴痘疫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对HIV感染等高危人群,加强接种可能显著提升保护效果。
局限性方面,样本来源单一(93%为非洲裔男性)和单时间点设计限制了结论普适性。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多时间点的研究验证免疫应答持久性。但毫无疑问,这项工作为理解免疫缺陷人群的抗病毒免疫机制树立了新标杆,也为应对未来猴痘流行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