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合并围产期感染时治疗性低温(TH)无效的临床难题,通过建立炎症致敏(LPS/HI)新生大鼠模型,采用CD11b/c磁珠分选结合RNA测序技术,揭示了微胶质细胞通过上调Selp、Serpine1等标志物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与激活的关键机制。研究发现LPS/HI组微胶质细胞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趋化(neutrophil chemotaxis)相关通路,同时下调Siglec5等抗炎因子,为开发针对炎症致敏H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是导致婴幼儿死亡和终身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治疗性低温(TH)作为当前标准疗法,对合并围产期感染的病例却完全无效——这个临床困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分子机制?德国埃森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Essen, Germany)的Anna-Sophie Bremer等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发表的最新研究,通过精妙的实验设计揭开了微胶质细胞(microglia)在这场"炎症风暴"中的关键作用。
当缺氧缺血遇上细菌感染,新生儿大脑会经历怎样的免疫灾难?现有研究表明,单纯HI损伤后,治疗性低温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发挥保护作用;但合并LPS致敏炎症时,这种保护效应却神秘消失。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围产期感染发生率更高,使得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微胶质细胞的"双重激活"有关——这些大脑常驻免疫细胞在LPS预刺激下已处于"备战状态",HI损伤则如同火上浇油,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
为验证这一假说,研究团队建立了P7日龄Wistar大鼠的LPS致敏HI模型,通过磁珠分选CD11b/c阳性细胞获得微胶质细胞,采用RNA测序技术绘制了精细的转录组图谱。实验设计包含四组对比:假手术组(Sham)、单纯LPS组、单纯HI组(NaCl/HI)和LPS致敏HI组(LPS/HI),关键时间点为损伤后24小时。数据分析采用DESeq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合hcoce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通过GSEA和GSVA进行通路富集分析。
研究结果揭示了三方面重要发现: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microglia revealed clustering of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in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their conditions
主成分分析(PCA)显示LPS/HI组具有独特的转录特征,与其它组部分重叠但整体独立。热图分析发现25%高变基因中,LPS/HI组呈现更分散的表达模式,提示其更高的异质性。这暗示炎症致敏可能使微胶质细胞进入特殊激活状态。
Transcriptomic data revealed upregul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neutrophil chemotaxis
差异表达分析鉴定出Olfm4、Selp(选择素P)、Lcn2(脂钙蛋白2)、Serpine1和MMP8等关键上调基因。其中Selp和Serpine1在LPS/HI组特异性上调,可能成为诊断标志物。GSEA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趋化(neutrophil chemotaxis)、脱颗粒(degranulation)等通路显著富集,GSVA评分也验证了这一发现。
CoCena revealed clustering of leukocyte recruitment markers in two submodules
基因共表达网络划分出18个模块,其中中性粒细胞相关基因集中在maroon和plum两个模块。hub基因分析发现maroon模块以Slpi和S100a11为核心,调控炎症反应;plum模块则以Mcam、Rhoj等基因为中心,参与细胞迁移。值得注意的是,抗炎因子Siglec5和Adora3表达下调,揭示免疫平衡的破坏。
讨论部分深入阐释了这些发现的科学价值:Selp作为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分子,可能通过PSGL-1轴促进中性粒细胞穿越血脑屏障(BBB);Serpine1则可能通过抑制纤溶系统加剧血栓形成。研究首次揭示微胶质细胞在炎症致敏HI中通过"双刃剑"机制——既释放S100A8/A9等警报素(alarmin)招募中性粒细胞,又下调Siglec5等"免疫刹车"分子,导致不可控的神经炎症。
这项研究的重要突破在于:①发现Selp和Serpine1可作为炎症致敏HI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②阐明微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互作的新机制;③为开发针对CXCL1/CXCR2轴或Selp的靶向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未来研究需在蛋白水平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靶向干预能否恢复TH的保护作用。该成果为理解围产期感染加重脑损伤的机制开辟了新视角,对改善发展中国家新生儿脑病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