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SSD)患者普遍存在的妄想症状这一临床难题,由丹麦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评估虚拟现实认知行为疗法(VR-CBTp)与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254名患者,通过10周干预和6个月随访发现,VR-CBTp在改善妄想观念(GPTS量表)方面未显示出优于CBTp的疗效(效应值d=0.04,P=0.77),但两种疗法均显著改善症状。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证据,表明VR技术虽具创新性,但在核心症状改善上尚未超越传统疗法。
妄想症状是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SSD)患者最痛苦且难以治疗的临床表现之一,约70%患者受其困扰。这些症状不仅导致社交回避和孤独感,还与较差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尽管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约三分之一患者在治疗一年后仍持续存在精神病性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BTp)作为辅助治疗已应用三十余年,但其效果仍存在局限——虽然能产生小到中等效应值,但疗效往往难以长期维持。更令人困扰的是,患者常通过回避行为应对妄想威胁,而现实环境中组织可控的暴露治疗面临诸多挑战。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和奥尔堡大学医院(Aalborg University Hospital)的研究团队尝试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突破这一困境。VR能提供安全可控的社交场景模拟,理论上可通过分级暴露和重复训练,更有效地帮助患者减少回避行为。为此,他们设计了"FaceYourFears"随机对照试验,比较VR增强的认知行为疗法(VR-CBTp)与传统CBTp对妄想症状的疗效差异。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研究团队采用随机平行组设计,在丹麦两个医疗中心招募373名筛查者,最终纳入254名符合标准的SSD患者(F20-29诊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10次VR-CBTp(n=126)或CBTp(n=128)治疗,两组均继续常规治疗(TAU)。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后Green妄想思维量表(GPTS)的被害观念亚量表得分,次要结局包括社会自我参照观念、安全行为、社会功能等。评估在基线、治疗结束(平均4.5个月)和随访(平均10.5个月)时进行,采用意向治疗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VR-CBTp组和CBTp组在主要结局上无显著差异(效应估计值2%,95%CI:-11%至+17%,P=0.77)。两组患者GPTS被害观念亚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从基线约41分降至治疗后约30分。在随访期,两组R-GPTS(修订版GPTS)被害观念得分均低于临床分界值(11分),提示可能达到"地板效应"。次要结局中,仅认知障碍量表(COGDIS)总分在治疗结束时显示VR-CBTp组显著优于CBTp组(调整后均值差2.58,P=0.013),但敏感性分析中该差异消失。情绪识别任务(ERT)显示,CBTp组在随访期对悲伤表情的识别准确率更高(P=0.03)。两组治疗完成率(VR-CBTp 81% vs CBTp 75.8%)和满意度均较高,且无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部分的主要发现包括:
患者处置:两组基线特征平衡,治疗完成率无显著差异(P=0.09),常见脱落原因包括精力不足、治疗不适感和严重妄想导致的出行困难。
主要结局:对数转换后分析显示VR-CBTp未显著优于CBTp(Cohen's d=0.04),非参数检验支持该结论(P=0.70)。
次要结局:两组在所有次要结局(GPTS社会自我参照、安全行为问卷、社会功能等)均无显著差异,ERT总体反应时在随访期显示CBTp组更优(P=0.05)。
探索性结局:除COGDIS总分外,两组在其他症状量表(SAPS、BNSS)、认知偏差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敏感性分析:使用R-GPTS的敏感性分析与主要分析结论一致,符合方案分析发现EQ-5D-5L在治疗结束时VR-CBTp组更优(P=0.025)。
这项研究得出关键结论:在精心设计的对照试验中,VR-CBTp并未显示出优于标准CBTp的临床效果。这一发现挑战了先前认为VR技术能显著增强行为干预效果的假设,强调了将新技术与现有最佳实践进行比较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疗法都显示出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安全性,且都能显著改善症状,表明它们都是SSD妄想症状的有效治疗选择。研究还指出,VR-CBTp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特定认知功能)具有优势,这为未来优化干预方案提供了方向。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首先,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证据,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VR-CBTp应被视为CBTp的替代或补充选择,而非替代品;其次,揭示了症状特异性干预可能面临的疗效瓶颈,提示未来研究需关注个性化治疗策略;最后,证明了在常规临床环境中实施这两种复杂干预的可行性,即使由经验有限但受过培训的治疗师执行也能保证疗效。研究者建议,未来VR技术发展应关注三个方向:特定场景暴露、怪异妄想模拟和沉浸度调节,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