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冷冻损伤诱导的皮质畸形通过改变海马基因表达导致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持续认知与情绪缺陷

时间:2025年8月30日
来源: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编辑推荐:

来自Wistar大鼠模型的研究为解决皮质畸形(如微脑回)与神经发育共病(癫痫、认知障碍)的关联机制,研究人员通过新生期局灶性冷冻损伤(FFL)模拟多微脑回病理,发现海马区Grin2b/Gria1表达降低与Grin2a/Bdnf/Fgf2异常升高,导致成年期识别记忆受损和焦虑样行为,为皮质畸形相关共病的神经发育轨迹提供了转化研究依据。

广告
   X   

新生期单侧新皮质局灶性冷冻损伤(FFL)成功构建了多微脑回大鼠模型,揭示早期皮质破坏如何引发持续性神经行为异常。分子层面发现:损伤侧背侧海马谷氨酸受体亚基Grin2b和Gria1表达下调,而对侧腹侧海马Grin2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显著上调。这种海马分区特异性基因表达紊乱,伴随成年期显著的行为学改变——新型物体识别记忆能力下降、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焦虑样行为增加及探索行为减弱,但基础运动功能和社会交往未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最大电休克阈值测试表明癫痫易感性未改变,提示该模型特异性靶向认知-情绪环路。研究首次阐明早期皮质畸形通过干扰海马突触可塑性(如Grin2a/Grin2b失衡)和神经营养信号(Bdnf/Fgf2异常),导致远隔脑区功能失调的分子机制,为神经发育障碍的干预提供新靶点。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