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通过大鼠模型揭示了内毒素(LPS)诱导的慢性低度炎症在非肥胖状态下对神经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LPS暴露导致杏仁核和海马区小胶质细胞(Iba1+)增加,显著降低焦虑样行为和食物冲动性,但未影响海马依赖性记忆功能。该研究为肥胖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表明低度炎症本身不足以导致记忆损伤。
内毒素血症诱导的神经炎症在非肥胖状态下的行为影响
引言
肥胖与肠道通透性增加和慢性低度炎症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神经认知功能改变。本研究通过建立非肥胖状态下的慢性低度炎症模型,探讨内毒素(LPS)诱导的神经炎症对行为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被植入渗透泵持续释放LPS(12.5 μg/kg/h)或生理盐水,持续6周。
材料与方法
动物模型采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腹腔植入渗透泵建立慢性LPS暴露模型。行为测试包括Morris水迷宫(MWM)、新位置识别(NLR)、新物体识别(NOIC)等海马依赖性记忆测试,以及开放场(OFT)、零迷宫(ZM)等焦虑样行为测试。免疫组化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
结果
慢性LPS暴露导致血清LPS水平显著升高,同时降低皮质酮和褪黑素水平。神经炎症分析显示,LPS组在杏仁核、背侧海马(dHPC)和腹侧海马(vHPC)的Iba1+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但前额叶皮层(PFC)无差异,且各组GFAP表达无变化。
行为学结果显示,LPS暴露不影响海马依赖性记忆功能:MWM的空间学习和记忆、NLR的物体位置识别以及NOIC的物体识别均无组间差异。有趣的是,LPS组在OFT测试中表现出中心区域探索时间增加,提示焦虑样行为降低;在操作性条件反射测试中,LPS组表现出更低的冲动性反应。
讨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非肥胖状态下慢性LPS暴露对多种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肥胖相关的低度炎症本身不足以导致记忆损伤,但可能通过改变杏仁核和海马的神经炎症状态来调节情绪和冲动行为。血清皮质酮和褪黑素的降低可能是行为改变的潜在机制。
这些发现为理解肥胖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提示除炎症外,其他因素如代谢紊乱可能在记忆损伤中起更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性别对LPS暴露的反应差异,以及精确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