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PD)患者在接受慢性感知脑深部电刺激(DBS)期间,左旋多巴(levodopa)给药对丘脑底核(STN)局部场电位(LFP)β波段(13–30 Hz)功率的动态影响。通过分析33名患者24,103次给药数据,研究发现低β频段(12.7–20.5 Hz)功率在给药后30–140分钟显著降低(p<0.01),且与剂量(100/150 mg)和低刺激强度(<1 mA)相关,为自适应DBS(aDBS)算法设计提供了关键生理标志物(physiomarker)依据。
研究聚焦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β振荡(±13–30 Hz)与运动症状的关联性,首次在慢性感知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中描述左旋多巴给药后β功率的时程变化。
β功率作为症状波动的标志物,可用于自适应DBS(aDBS)算法,但居家环境下左旋多巴的β功率动态尚未明确。
33例STN-DBS患者(中位植入134天)的24,103次给药数据被纳入分析。通过聚类置换检验评估β峰值功率、频率、刺激强度(0–2.1 mA)及术前左旋多巴反应的影响。
低β频段(12.7–20.5 Hz)功率在给药后30–140分钟显著下降(最大降幅4.7%,p<0.01),而高β频段(21.5–30.3 Hz)无响应。100/150 mg剂量和低刺激强度(<1 mA)时效应显著,50 mg剂量无效。线性混合模型显示,低β频段对左旋多巴的负响应更强(p<0.01),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STN β功率在低至中强度刺激下对左旋多巴敏感,其频率和剂量依赖性为aDBS实施提供关键参数。
研究采用Strobe报告标准,纳入标准包括使用Medtronic Percept系统、短期左旋多巴治疗及明确β峰值。β功率数据以给药时刻为基准归一化,通过非参数置换检验(1,000次迭代)分析显著性。
频率特异性:低β频段在15.6 Hz处响应最强(图1D),高β频段无显著变化。
刺激强度:<1 mA时β功率下降显著(p<0.01),>1.5 mA时效应消失(表1)。
剂量效应:100/150 mg剂量引发显著响应,50 mg无效(图2A-C)。
术前反应:UPDRS III改善>60%的患者,给药前β功率即显著降低(p=0.03)。
β功率动态与左旋多巴药代动力学一致,但仅低β频段具有临床相关性。研究局限性包括给药时间依赖患者记录,以及高β频段样本量不足。该发现支持aDBS算法需结合剂量、频率和刺激强度进行个性化设置。
β功率作为生理标志物可动态反映左旋多巴效应,尤其在低刺激强度下,为优化PD神经调控策略奠定基础。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