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Chen团队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细菌孔道形成毒素——A型胆固醇依赖性溶细胞素(CDCs)通过独特的膜剥离机制内化并定位于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GN),将其重塑为NLRP3炎症小体激活平台。该研究阐明了CDC亚型差异决定炎症反应的特异性机制,为病原体-宿主互作提供了新见解。
在细菌与宿主的军备竞赛中,胆固醇依赖性溶细胞素(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s, CDCs)作为最庞大的孔道形成毒素家族,一直是病原菌攻城略地的关键武器。最新研究发现这些毒素竟能化身"细胞建筑师"——A型CDC成员通过其独特的C端结构域4(Domain 4)实现内化,像精准的导航导弹般定位至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rans-Golgi network, TGN),通过"剥洋葱"式的膜重塑将其改造为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平台。有趣的是,虽然钾离子外流对这个"细胞改造工程"无关紧要,却是招募下游接头蛋白ASC的关键开关。相比之下,脱硫溶素(desulfolysin)代表的B型CDC虽能在细胞膜上"打孔",却因结构差异无法潜入细胞内施展拳脚,揭示了CDC家族成员"同源不同命"的分子奥秘。这项研究首次曝光了细菌毒素直接改造细胞器的神奇本领,为理解病原体如何劫持宿主免疫系统提供了全新视角。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