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D10调控神经元Aβ42外泌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治疗潜力

时间:2025年9月7日
来源:Neuroscience Bulletin

编辑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AD)中Aβ42的异常外泌是致病关键。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交联联合免疫共沉淀技术,首次发现跨膜蛋白TMED10能直接结合Aβ42并调控其外泌。实验显示,TMED10敲除导致神经元内Aβ42蓄积,而过表达则显著缓解Aβ42毒性。在5×FAD小鼠模型中,脑靶向AAV递送TMED10可减少淀粉样斑块并改善认知,为AD治疗提供新靶点。

广告
   X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特征是脑内淀粉样蛋白β(Aβ)的异常沉积。有趣的是,神经元不仅会内吞Aβ,还能通过外泌作用将其排出,但这一过程的分子开关始终成谜。最新研究采用甲醛交联蛋白复合体结合免疫共沉淀(Co-IP)与质谱分析,犹如"分子钓鱼"般精准捕获了与Aβ42特异性结合的跨膜蛋白TMED10。

在神经元培养实验中,当科学家们用基因剪刀敲低TMED10时,细胞内的Aβ42就像被堵住出口的货车般大量堆积;而AD患者大脑皮层中TMED10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暗示其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更令人振奋的是,在神经元中过量表达TMED10后,外源性Aβ42的神经毒性明显减弱。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个"特洛伊木马"策略——通过尾静脉注射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腺相关病毒(AAV),将TMED10基因递送到5×FAD转基因小鼠脑中。这些经过基因治疗的小鼠不仅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减少,在迷宫测试中也展现出更好的空间记忆能力,就像被擦除了记忆迷雾。

这项突破性发现揭示了TMED10作为Aβ42外泌"分子闸门"的关键作用,为开发靶向TMED10的AD治疗药物提供了全新思路。不过科学家们也强调,要真正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疗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TMED10调控外泌的具体分子通路。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