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这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3%。肝转移(74%)和腹膜转移(48%)是最常见的转移模式,迫切需要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来监测疾病进展。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发现TMEM240基因在PDAC中存在频繁的启动子高甲基化沉默现象。甲基化特异性PCR(MSP)验证肿瘤组织中甲基化率达76.9%(10/13),与TCGA数据库70%(7/10)的结果一致。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显示,所有伴有肝/腹膜转移的IV期患者均出现TMEM240高甲基化,而单纯肺转移患者则未出现,表明该指标与腹腔转移具有特异性关联。每三个月的纵向血液监测进一步证明cfDNA甲基化水平与临床进展高度同步。转录组数据分析(GEPIA和Human Protein Atlas)显示TMEM240在PDAC中显著低表达,且与不良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99和0.0012)。功能实验证实:在PDAC细胞系(AsPC-1、PANC-1、MIA PaCa-2)中恢复TMEM240表达后,细胞活力下降14.7–31%(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免疫荧光显示F-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重塑减弱。TMEM240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NA测序揭示TMEM240通过上调细胞外基质组织、黏附和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同时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转移相关基因(包括NF-κB、TGF-β/SMAD和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从而逆转转移表型。结论表明:TMEM240在PDAC中发生表观遗传沉默,其功能缺失促进细胞运动、存活和侵袭能力。cfDNA中TMEM240启动子甲基化与肝/腹膜转移强相关,可作为监测晚期胰腺癌腹腔转移进程的临床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