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当前策略、未来方向及转移与免疫微环境的见解

时间:2025年6月28日
来源:Current Gene Therapy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综述系统阐述了免疫治疗在肺癌(NSCLC/SCLC)中的突破性进展,重点探讨了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价值,揭示了肿瘤微环境(TME)与耐药机制的核心关联,并对联合疗法、生物标志物开发等未来方向提出前瞻性思考。

广告
   X   

Abstract
肺癌作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预后,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过靶向PD-1、PD-L1和CTLA-4的抑制剂获得显著临床获益。研究强调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动态互作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解析TME特征对预测生物标志物和克服耐药至关重要。

当前策略
临床应用的免疫治疗策略包括: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逃逸通路激活T细胞,CTLA-4抑制剂则增强T细胞启动阶段反应;
  2. 联合疗法: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或放疗联用可协同增强抗肿瘤活性;
  3. 新型免疫调节剂:如癌症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正在临床试验中展现潜力。

挑战与突破
尽管取得进展,仍存在三大核心挑战:

  • 生物标志物筛选缺乏标准化(如PD-L1表达阈值争议);
  •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管理;
  • 转移性病灶的免疫治疗响应率低下。

未来方向
前沿研究聚焦于:

  • 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TME异质性;
  • 基于肿瘤分子谱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人工智能辅助患者分层系统开发。

免疫微环境启示
TME中的髓系抑制细胞(MDSC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通过分泌IL-10、TGF-β等因子形成免疫抑制网络,针对该通路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可成为下一代治疗突破口。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