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iScience》最新研究揭示:多伦多大学Jun Chul Kim团队通过光纤光度术和光遗传学技术,解析了前丘脑核团(AHN)中GABA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防御行为中的拮抗作用。研究发现AHN GABAergic神经元介导焦虑相关探查行为,而glutamatergic神经元驱动逃跑和冻结反应,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研究结合光纤光度术(fiber photometry)和光遗传学(optogenetics),通过活体捕食者回避实验、实时位置厌恶测试等技术,分析了AHN GABAergic(VGAT-Cre标记)、glutamatergic(VGLUT2-Cre标记)和CaMKIIα+神经元的活动模式。
结果1:捕食者威胁诱导AHN细胞类型的动态空间响应
所有三类神经元在靠近捕食者时均被激活,但时间特征差异显著:GABAergic神经元在风险评估阶段(接近捕食者时)持续活跃,而glutamatergic神经元仅在逃跑执行阶段(转身逃离时)爆发性激活。
结果2:AHN CaMKIIα+神经元的GABA能共表达特性
免疫荧光显示51%的AHN CaMKIIα+神经元共表达GABA,远高于谷氨酸能神经元(VGLUT2+)的共表达比例(9%),提示该群体具有功能异质性。
结果3:光遗传学揭示细胞类型特异性行为调控
激活GABAergic神经元引发探索性嗅探(ambulatory sniffing)和沿墙行走(thigmotaxis),模拟焦虑状态;而激活glutamatergic神经元直接触发逃跑(flight)或冻结(freezing),且高频刺激(20Hz)更易诱导冻结。CaMKIIα+神经元激活则呈现混合反应,与其异质性相符。
结果4:AHN神经元激活均具负性效价
实时位置厌恶实验证实,三类神经元激活均能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提示其参与负性情绪编码。
这项研究提出了AHN“双通路模型”:GABAergic神经元通过抑制性输出调控风险评估(pre-encounter阶段),而glutamatergic神经元通过兴奋性环路启动即时防御(post-encounter阶段)。这一发现不仅完善了“捕食者迫近连续体”理论的神经基础,还为PTSD中过度冻结/恐慌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潜在靶点。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析AHN与VMHdm、PMd等防御核团的环路互作,以及CaMKIIα+神经元亚群的功能分化。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