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成人和儿童。在中国,20 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达 4.26%,患者总数达 4570 万。目前,传统药物治疗虽为主要手段,但存在缺乏长期疗效、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虽能改变疾病自然进程,但所用的变应原疫苗多为天然变应原粗提物,质量参差不齐,约 5 - 35% 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B 细胞表位肽免疫疗法治疗热带无爪螨过敏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Respiratory Research》杂志上。
研究人员为开展此项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 AlphaFold2 构建 ChtBD2 的三维结构,并利用相关服务器评估模型质量;其次,运用多种基于人工智能(AI)和传统的计算工具预测 T 细胞和 B 细胞表位;然后,合成预测的 B 细胞表位肽,进行 IgE 结合亲和力、过敏原性和免疫原性等检测;最后,建立热带无爪螨致敏的小鼠模型,评估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如下:
- ChtBD2 的结构与表位预测:利用 AlphaFold2 成功构建 ChtBD2 的 3D 结构,该蛋白由 104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含一个从第 5 到 57 位氨基酸的几丁质结合域。通过多种方法预测出 ChtBD2 的 T 细胞和 B 细胞表位,其中 B 细胞线性表位经不同服务器预测有多个区域,结合构象表位确定了最终的 B 细胞表位片段。
- B 细胞表位肽的 IgE 结合特性:合成 12 个重叠肽,经检测,PT1(1 - 15)等多个肽被确定为潜在 B 细胞表位。PT1 在 IgE 结合反应中表现突出,其抑制率最高,表明具有较强的 IgE 结合亲和力。
- 免疫原性评估:用 5 种候选肽刺激热带无爪螨过敏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发现 PT1 能显著诱导更高水平的 2 型细胞因子 IL - 4 和 IL - 13 分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建立热带无爪螨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与未免疫治疗组相比,ChtBD2 和 PT1 免疫治疗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改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2 型细胞因子(IL - 4、IL - 5、IL - 13)表达降低,1 型细胞因子(IL - 10、IFN - γ)表达增加,同时血清中特异性 IgE 和总 IgE 水平下降,IgG1/IgG2a比值降低。
- 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对热带无爪螨致敏且 ChtBD2 阳性反应的患者全血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试验,发现 PT3 诱导的 CD63 上调最高,PT1 也有较高的 CD63 阳性细胞率,表明这些肽能激活嗜碱性粒细胞。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重组 ChtBD2 及其 B 细胞衍生肽 1 在降低热带无爪螨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炎症方面效果相似,通过下调 2 型细胞因子、减少细胞浸润和黏液产生发挥作用。AI 预测和合成的 ChtBD2 优势 B 细胞表位肽是热带螨过敏免疫治疗的有前景的分子疫苗候选物,为未来热带螨变应原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仅对与 ChtBD2 - sIgE 结合活性最强的肽进行了体内脱敏研究,未来应评估其他候选肽的脱敏效果,并进一步分析 T 调节细胞(CD4+Foxp+细胞)以更好地评估小鼠的免疫状态。但总体而言,该研究为热带螨过敏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方向,有望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