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与CeO2 协同作用增强ZSM-5分子筛低温CO2 甲烷化性能的机制研究

时间:2025年6月18日
来源:Sustainable Chemistry for Climate Action

编辑推荐:

为应对碳减排挑战,研究人员通过不同浸渍法合成CeO2 促进的Ni基ZSM-5催化剂(NiCe/ZSM-5等),发现共浸渍法可显著减小NiO/CeO2 晶粒尺寸并提升碱性位点,在375-400°C实现79.4% CO2 转化率和98.5% CH4 选择性,TOF值达Ni/ZSM-5的3.6倍,为低温CO2 资源化提供新策略。

广告
   X   

随着全球碳减排压力加剧,将CO2
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成为研究热点。CO2
甲烷化反应可将温室气体直接转化为清洁能源CH4
,但现有镍基催化剂普遍存在低温活性差、易烧结等问题。传统改性方法往往难以兼顾金属分散度与碱性位点调控,亟需开发新型协同催化体系。

针对这一挑战,国内研究人员在《Sustainable Chemistry for Climate Action》发表研究,创新性地采用ZSM-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对比共浸渍(NiCe/ZSM-5)与分步浸渍(Ni-Ce/ZSM-5、Ce-Ni/ZSM-5)策略,系统考察了Ni与CeO2
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Ce3+
和Ni2+
盐的同步负载可形成超细NiO(4.8 nm)和CeO2
(5.2 nm)晶粒,比表面积达312 m2
/g,较分步法提升约20%。这种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催化剂在325°C即展现0.319 s-1
的TOF值,较单金属Ni/ZSM-5提升3.6倍。

关键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结构、N2
吸附测定比表面积、氢程序升温还原(H2
-TPR)评估还原性能、CO2
程序升温脱附(CO2
-TPD)量化碱性位点,结合SEM-EDX进行形貌与元素分析。

【材料表征】
通过XRD证实共浸渍样品中NiO衍射峰半峰宽增加,计算显示晶粒尺寸最小(4.8 nm)。H2
-TPR显示NiCe/ZSM-5还原峰向低温偏移35°C,表明CeO2
促进NiO还原。CO2
-TPD检测到0.48 mmol/g的吸附量,对应强碱性位点增加。

【催化性能】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NiCe/ZSM-5在400°C实现79.4% CO2
转化率,CH4
选择性达98.5%。动力学分析显示其表观活化能(Ea
)为45.2 kJ/mol,显著低于对比样品。

【机理探讨】
提出"双位点活化"机制:CeO2
表面氧空位活化CO2
生成碳酸盐,高分散Ni位点解离H2
,二者界面处完成加氢步骤。这种协同作用使反应能在325-400°C低温区间高效进行。

该研究不仅创制出性能优异的低温甲烷化催化剂,更揭示了金属-氧化物协同效应的结构基础,为设计新一代CO2
转化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其技术路线易于放大生产,对实现工业尾气资源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