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环钙化的预后评估:钙化程度与二尖瓣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5年7月25日
来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Imaging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二尖瓣环钙化(MAC)现象,系统评估了钙化严重程度及伴随的二尖瓣功能障碍(MVD)对预后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分析613例患者数据发现,MAC患者6年生存率显著降低(47±3% vs. 64±3%),其中重度MAC(HR=2.63)和MVD(HR=1.86)是独立死亡预测因子,为AS患者的风险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告
   X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二尖瓣环钙化(MAC)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共病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这项涵盖613例患者的重磅研究揭示了令人警醒的数据:超过半数(50.4%)的AS患者存在MAC,其中16%达到严重程度。通过精密超声心动图评估发现,当平均跨二尖瓣压差(mTMG)≥5 mmHg时,患者生存曲线呈现断崖式下跌——合并MAC与MVD的患者6年生存率仅28±7%,较单纯MAC患者(53±4%)近乎腰斩。

深入分析显示,严重MAC患者群体具有显著特征:高龄、女性占比高、合并症评分飙升,且肺动脉压力普遍超标(P<0.05)。多变量模型精准锁定两大死亡预警信号:严重MAC使死亡风险激增2.63倍(95%CI 1.51-4.60),而MVD同样带来1.86倍(1.24-2.77)的风险增幅。这些发现犹如在AS诊疗领域投下震撼弹——临床决策时除了关注主动脉瓣,更需对MAC钙化程度和mTMG实施"双参数监控",方能为患者赢得生存转机。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