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针对石房蛤毒素(STX)家族化合物合成步骤冗长、难以规模化的问题,通过创新性地结合自由基逆合成、生物催化与C-H官能化策略,开发出不足10步的模块化合成路线,首次实现新石房蛤毒素(neoSTX)的全合成,并构建了可衍生化修饰的化合物库,为电压门控钠通道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新工具。
石房蛤毒素(STX, 1)作为1957年首次从贝类中分离的强效神经毒素,因其能特异性作用于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可兴奋细胞中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s),展现出巨大的药物开发潜力。尽管已有数百项相关合成研究报道,但该家族化合物的模块化、规模化合成始终是未解难题。最新研究通过巧妙融合自由基逆合成思维、生物催化技术和C-H键直接官能化策略,成功建立不足10步的高效合成路径。该方案不仅攻克了STX家族规模化制备的技术瓶颈,更首次实现了具有临床研究价值的羟基化天然产物新石房蛤毒素(neoSTX, 4)的全合成。这种模块化合成策略犹如分子乐高,可灵活构建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衍生物库,结合电生理活性评价体系,为开发靶向钠通道的新型治疗药物开辟了道路。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