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VCID2联盟脑小血管病生物标志物临床验证框架与基线特征解析

时间:2025年9月24日
来源:Annals of Neurology

编辑推荐:

来自MarkVCID2联盟的研究人员针对脑小血管病(SVD)相关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验证难题,开展了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基线认知评估、多模态MRI及生物样本分析,成功建立标准化验证框架,发现48.5%参与者经MRI判定为高风险状态。该研究为SVD早期干预和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广告
   X   

MarkVCID2联盟致力于验证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SVD)相关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建立标准化验证框架并分析基线人群特征。

研究招募了1,883名60-90岁参与者(平均73.4±7.5岁,女性占65.0%),覆盖24.2%西班牙裔和27.1%非西班牙裔黑人群组。通过针对性招募策略,重点纳存在认知症状(轻度痴呆、轻度认知障碍、主观认知下降)、明确风险因素(糖尿病、重度高血压)的个体。

所有参与者接受基线认知测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生物体液采集。初步风险分级基于认知症状结合SVD风险因素,44.8%被划分为临时高风险组。经基线MRI adjudicated(裁定)评估后——主要依据中重度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微出血灶或腔隙性梗死灶——最终48.5%被确认为高风险状态。值得注意的是,MRI结果导致显著风险重分类:部分低风险转高风险(主要因无传统风险因素但存在MRI病变),部分高风险转低风险(筛查阶段疑似认知障碍未获基线检测证实)。

该联盟建立的验证框架将支持两类预期应用场景:受试者筛选(预测未来SVD进展可能性)与研究结局指标(高效量化SVD进展)。未来三年纵向随访数据将用于验证候选生物标志物在SVD相关认知衰退中的临床效用。

(ANN NEUROL 2025)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